Hong Kong protesters are leaving prison as pariahs under China’s tight grip LA Times 2022-07-27

The protester was 17 when he was jailed for possession of a Molotov cocktail. Held for nearly two years, partly in solitary confinement, he saw his world whittled to a stainless steel toilet, the glare of security cameras and harsh winter evenings that numbed his limbs.

When he was released last year, he stepped into a city that suddenly moved faster than he remembered. He had trouble hailing buses and taxis and ordering food from a menu. While his friends graduated and moved on with their lives, he was sent back to high school — a disenchanted 20-year-old rebel among teenagers busy with math problems and dating.

He doesn’t know where he fits into this new Hong Kong, and there have been times when he’s locked himself in his room and wished he was behind bars again.


Police officers detain protesters in Hong Kong on Sept. 29, 2019.
(Marcus Yam / Los Angeles Times)

“Life in prison was easier. People make all the decisions for you,” said Alex, who like other formerly imprisoned protesters who spoke to The Times provided only his first name for fear of retribution. “It’s ridiculous. People won’t understand, but when I was released, I had this feeling as if prison was where I belonged.”


Three years after Hong Kong was engulfed in violent unrest over calls to check China’s encroaching power, the city’s jailed protesters who cast an indelible image with their yellow hard hats, gas masks and black clothing have begun trickling back into a society where many of the freedoms they fought to preserve have vanished.

Bewildered and disillusioned, they struggle to reintegrate into a city transformed by a 2-year-old national security law that’s eliminated political dissent and turned people such as Alex into pariahs for having dared to challenge Beijing’s authority. The city that once offered them hope has lost its unabashed cosmopolitan verve — much of it propelled by a globally connected young generation — under the ever expansive eye of the communist state.

“After I came out, I learned my friends were either in jail or had left Hong Kong,” said another recently released protester named Oliver. “I thought we would meet again, but gatherings have become FaceTime calls.”


Oliver, who spent two years in prison, sits in a Hong Kong apartment on May 20, 2022.
(Hsiuwen Liu / For The Times)

Careers and academic opportunities for former protesters have dwindled. Friends and family have fled to other countries. Plans for democracy have been scratched. For many recently released protesters, just staying in school or holding down a job is a victory, especially against the grind of the pandemic, slowing economic growth and rising inflation.

“Their release from prison is only the beginning of a long journey to find closure,” said John Mak, a co-director of a social service group called Project Change that offers legal support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to young protesters. “There’s a lot of emotional stress seeing people around them move on. They’re still trying to make sense of the cost of their criminal records.”


“Their release from prison is only the beginning of a long journey to find closure,” said John Mak, a co-director of a social service group called Project Change that offers legal support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to formerly imprisoned young protesters.
(Hsiuwen Liu / For The Times )

More than 10,000 Hong Kongers were arrested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protests, which started peacefully in 2019 in response to a proposed extradition bill with China. The demonstrations spiraled out of control when calls for greater autonomy were met with tear gas, police batons and an intransigent Chinese government under authoritarian President Xi Jinping.

Among those arrested, 2,850 have been prosecuted on charges such as rioting, unlawful assembly and possession of weapons, official figures show. So far, 1,172 have been sentenced to prison, most of them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They were later joined by well-known names such as media tycoon Jimmy Lai, who was arrested in a crackdown last year.

Most prison terms range from three to four years, which is why many former protesters have been released in recent months.

Their ability to restart their lives could prove a litmus test for how the city of 7.5 million — facing international pressure on human rights abuses — intends to deal with the protest generation and heal its civic wounds. Signs suggest China has given up on them, directing its energy toward indoctrina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with patriotic education and weekly flag-raising ceremonies.

Pledging fealty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ould have been highly unusual not too long ago when Hong Kong still boasted opposition lawmakers, a vibrant independent media and a stable of human rights lawyers. Under a handover agreement with Britain, which administered Hong Kong as a colony until 1997, China granted the territory special autonomy for 50 years. The protests gave Beijing a pretext to upend that agreement — wiping away many of the city’s freedoms and exposing the West’s inability to rein in an increasingly bold and repressive Chinese regime.

“Hong Kong rises from the ashes,” Xi declared during a recent visit to the city marking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the handover from Britain, which doubled as a victory lap after Beijing crushed the last vestiges of government opposition in the Asian financial center.

The oppressive political climate has sent a chill across the Hong K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ere many former protesters have returned.

Derek Tai graduated with first-class honor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ut lost his shot at an exchange program in Germany when he was arrested in 2019 for unlawful assembly outside Hong Kong’s Legislative Council building.



Derek Tai, one of the first protesters arrested in 2019, in Hong Kong on May 26, 2022.
(Hsiuwen Liu / For The Times )

The 25-year-old philosophy student was sentenced to 16 weeks in prison. He thought life would return to normal after his release last year. Instead, he was called into a disciplinary hearing by the university and handed two demerits for “damaging the school’s reputation.”

He wasn’t alone. All of Tai’s peers released from prison stood before a panel of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that decided whether they should be allowed to continue their studies.

“Demerits are the most common,” Tai said. “Some people get suspended. Some are sent to do community service. The worst is getting expelled.”

Tai intends to apply for a PhD program abroad, but he’s not sure whether the demerits on his transcript will spoil his chance of admission or scholarships.

“I’ve already paid a criminal price,” he said. “This is a double punishment.”

Although government leaders in Hong Kong have said they welcome the idea that young protesters be given a second chance, redemption in the eyes of Beijing’s loyalists is unlikely. Laws ensure their arrest records will trail them for life.

Under Hong Kong’s Rehabilitation of Offenders Ordinance, first-time offenders sentenced to less than three months’ imprisonment, or fined no more than 10,000 Hong Kong dollars — about $1,274 — can have their criminal records expunged as long as they don’t commit another crime within three years.

But protesters accused of taking part in unlawful assemblies or riots or possessing weapons — the three most common charges related to the 2019 protests — have faced sentences far harsher than the ordinance allows.

“Even carrying a ‘weapon,’ in most cases a laser pointer, resulted in sentences of six months,” said Sung Yun-wing, an adjunct economics professor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a co-founder of Project Change.

Sung called for more flexibility in the law, citing the major backlog of court cases in Hong Kong. A protester arrested as a minor in 2019 could be charged as an adult by the time their case is finally heard.

“If we really want to help them reintegrate into society and mend the wounds of 2019, it will take a long time and a whole village’s effort,” Sung said.

Until then, the former protesters must navigate life in a city that feels new, scary and strange even as they are viewed with suspicion.

Kwan, a 27-year-old engineer, was released in February after spending 20 months in jail.
(Hsiuwen Liu / For The Times )

Having served 20 months behind bars, a 27-year-old electronics engineer named Kwan said he has become more circumspect in sharing his views. He will probably not take to the streets again in protest.

He felt deepening guilt over his mother having to travel for hours each day on public transport to his prison just to have a 15-minute chat with him through a plate of glass and a scratchy phone. Kwan’s girlfriend, meanwhile, tended to all of his requests in prison, researching on Google philosophical terms he’d read in a book and lyrics of Cantopop songs and then printing the results for him.

On June 4 this year, he briefly contemplated going to Causeway Bay, a neighborhood where Hong Kongers held an annual candlelight vigil to commemorate Beijing’s 1989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before gatherings were banned by authorities. Only the staunchest die-hards still dared to go. Kwan chose not to. He couldn’t put his loved ones through another arrest.

“I won’t let them wait for me again,” he said. “My family suffered too much.”

Oliver, who was incarcerated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after he was charged with crimes such as rioting and weapons possession, gave up a career in engineering to return to prison, this time to help fellow protesters and their families.

The 26-year-old now visits prison facilities to deliver books, shampoo and snacks such as pork jerky and M&Ms. He recently organized a group gathering for mothers whose children are remanded or imprisoned. He explained to them what life is like in jail and how families can plan visits and write letters.

“If there’s one thing I learned from going to jail it is that you can only live in the moment,” Oliver said. “If you can’t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take care of one another, help others when you can. This alone is enough.”

Liu is a special correspondent. Times staff writer David Pierson in Singapore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This story was produced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Pulitzer Center.

香港融入大灣區:瓶頸與突破點 灼見名家 2022-07-26

香港融入大灣區是國策,也是特區政府的發展策略,近日高唱入雲,討論的文章多不勝數。其實香港融入大灣區並非新生事物:從地理而言,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大珠三角。香港融入大珠三角或者今日命名的粵港澳大灣區,自1979年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推行了40多年,可是融合的程度仍然有限,成績差強人意。

要反思過去40多年大灣區融合經驗的局限,才能進一步尋找融合的突破點。本文首先從國際上經濟融合的經驗探討大灣區融合的歷史、難題以及需要重視的範疇及限制,從而探討香港融入大灣區的瓶頸及突破點。值得參考的國際經驗包括:歐洲融合模式、次區域經濟圈的融合經驗,以及輕度融合與深度融合的分別。

歐洲融合模式


歐洲融合模式從經濟學角度突出區域融合的3個重要元素:關稅、生產要素流動及貨幣。歐羅區成員之間取消關稅,容許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及統一採用歐羅,有效促進深度融合。歐洲經濟一體化模式分為4個級別: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FTA)、關稅同盟(customs union)、單一市場/共同市場(single market / common market)和經濟聯盟(economic union),此模式突顯出不同關稅區融合的發展方向。

內地和香港在2003年簽訂首項自由貿易協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令內地和香港成為自由貿易區。但筆者在30年前的研究一早指出,基於一國兩制以及《基本法》,香港與內地無法依循歐洲模式發展更高級別的融合體。香港是自由港,如果香港與內地要發展成為關稅同盟,內地便需要取消所有關稅,根本不切實際,更遑論進一步發展成為單一市場(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

次區域經濟圈的融合


大灣區發展特別之處在於一個國家存有3個關稅區。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和珠三角的政治、法律和經濟制度不同,因此不能直接援引歐洲那種國家合組聯盟的模式,不過與國際上「次區域經濟圈」的融合模式卻類似:即相鄰邊境地區,利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中的要素作區域融合,例如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ASEAN)或泰銖的經濟圈。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大珠三角(即香港與珠三角)經濟圈的發展迅速,到了90年代,珠三角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和出口已經大幅超越當時被視為最有前途成為亞洲「第五小龍」的泰國。大珠三角經濟圈發展成績卓越,成為中國經濟的明珠,更刺激東南亞地區多國仿效,紛紛建立稱為「成長三角」的經濟圈,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IMS-GT)、印尼─馬來西亞─泰國(IMT-GT)及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地區(BIMP-EAGA)的次區域經濟圈。


大珠三角經濟圈發展成績卓越,成為中國經濟的明珠,更刺激東南亞地區多國仿效。(Shutterstock)


輕度融合與深度融合的分別


輕度融合指通過減少關口的阻礙,例如調整關稅、配額、安全或健康標準等,能夠有效促進商品貿易,例如港商在珠三角購置材料用作加工後出口,可享有免稅額等。深度融合主要是服務業的融合,因為服務的對象是人,服務業出口往往需要容許外來人士進入香港接受服務,例如旅遊、醫療、教育等。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外來人士會與本地居民發生較緊密的接觸及互動關係。

在改革開放初期,港商進入內地發展加工出口業,搬遷到內地的港商企業經香港入口大量原材料及零部件,加工後的產品再經香港轉口到歐美市場,衍生大量的商品貿易。這是典型的輕度融合,主要牽涉商品往來,無需大量內地居民來香港,也不需要大量香港居民進入內地。港商雖然要進入內地建立工廠,不過商人只是全港居民的極少數,一般香港居民毋須與內地人發展較深入的接觸或人際關係。

旅遊服務卻需要兩地居民發展較深入的接觸及人際關係,是較為深入的融合。至於高端服務,例如醫療、教育、金融保險等,則需要更深入的融合。高端服務的深度融合往往需要通過調整內部法律政策或監管條例,例如發展跨境醫療服務、離岸人民幣業務、股票「滬港通」及「深港通」等,涉及這些服務的監管、改革及開放,往往面對市場壟斷及專業團體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令融合的過程變得繁瑣和緩慢;其中,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更是既高難度又高風險。

筆者在上世紀90年代一早指出指出,由於內地珠三角城市與香港在政治、法律和經濟方面存有不少差異,融合過程將面對很多困難,不同範疇的融合進度會相當參差。內地對貨物跨境流動的管制相對寬鬆,但對個人、資金和外滙的跨境管制卻相對嚴格,因此商品市場的融合(即輕度融合)會進展神速,而其他範疇方面的深度融合,包括服務業、勞動市場和金融,在種種限制下則相對緩慢。

香港與內地:不對稱的融合


除了香港與內地在政治、法律、經濟和社會制度上的差異,香港與內地的融合在3方面有明顯的不對稱:開放度、發展水平的高低和規模的大小。這3個不對稱成為香港融入大灣區的主要挑戰,但同時也帶來機會。

在開放度方面,儘管內地比以前已經較為開放,但仍然存在「大門開,小門關」的問題,即是中央政策出台後,相關部門在落實執行時卻銜接不到。在發展水平方面,香港是高度發展的經濟體,與大陸發展中的經濟融合,需要與較低工資的勞工市場競爭,容易出現收入分配惡化、非法移民和社會矛盾的問題。在規模方面,香港的容量小,彈丸之地容易「迫爆」,而服務業的融合往往需要容許外地旅客進入香港接受服務,容量有限成為制約服務業融合的重要因素。
內地旅客迫爆香港

香港自2003年推出「個人遊」計劃(又稱「自由行」)以來,內地訪港旅客人次在2003年至2018年之間增長6倍,由847萬增至5100萬。旅客雖然人頭湧湧,但他們帶來的收入卻頗為有限。根據筆者的研究,在2013年,透過「一簽多行」和自由行來港的訪客人次分別為1212萬和2750萬,他們帶來的經濟收益僅佔香港生產總值的0.3%和1.6%,每名內地遊客帶來的收入是502元,而海外遊客則是2449元。「一簽多行」和自由行旅客帶來的就業機會,只佔2013年總就業的0.5%和2.7% ,而且這些工作機會大多是非技術性工作,晉升機會有限。

過量的旅客帶來不少社會問題,例如奶粉短缺、大量內地女性來港產子、水貨客阻礙行人路等。另外,內地遊客的購物需求也帶動香港的樓價和商舖租金飆升,令家庭式經營的小店被連鎖集團商店取代。這些社會矛盾成為本土主義、民粹主義、反內地人情緒等的助燃劑,損害兩地關係,並影響社會及政治穩定。

香港對內地人有吸引力的服務,包括醫療、高等教育、休閒設施以及住宅房地產等,在香港本地皆非常短缺,非本地人來港購買這些服務,在市民眼中變成是爭奪資源,容易加劇社會矛盾。新冠肺炎大流行暫時阻礙了內地旅客湧到香港,但隨着香港持續與大灣區融合,內地來港人數定必會超越歷史高峰。一旦恢復通關,香港早前的社會問題定必會重現,有效有序地管理跨境人流將會是重中之重。


一旦恢復通關,香港早前的社會問題定必會重現,有效有序地管理跨境人流將會是重中之重。(亞新社)


基建發展超出負荷


要紓緩香港過度擠迫的情況,擴充基建是必需,但香港建築業工人嚴重老化,是以施工效率低,建築成本全亞洲最高,擴充十分困難。香港2022年註冊建築工人的平均年齡是46.6歲,當中接近兩成的工人年齡達60歲或以上。從1991年到2019年,香港工作人口的平均年齡增加了8.4歲(從35.8歲上升到44.2歲),但建築工人的平均年齡卻增加了10歲(從37歲上升到47歲),建築業的老齡化速度遠超整體勞動力,其中熟練建築工人的老化問題尤為嚴重。

2010年,香港勞動力的中位年齡為41.5歲,而熟練建築工人的中位年齡為48.2歲,比起中位數多了6.7歲;到2017年,香港勞動力的中位年齡為43歲,熟練建築工人的中位年齡為51.4歲,年齡的差距擴大至8.4歲。除非更多年輕人加入行業,否則建築業的老化將愈來愈嚴重,建築效率也會進一步下降,但香港人口正迅速老化,社會缺乏年輕人,建築業也不是年輕一代普遍會考慮的行業。

香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近年不斷出現成本超支和延誤。香港最近的四個大型項目,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港鐵沙中線和香園圍囗岸,造價均超支一、二百億,工程時間延誤兩至三年,其中沙中線和港珠澳大橋更出現偷工減料和質量安全的醜聞。

興建新鐵路是擴建的另一個挑戰。香港將會建設多條新鐵路,北部都會區將會建設5組新鐵路,「明日大嶼」將會建設3組新鐵路,合共8組新鐵路。然而,香港鐵路建設經常面對延誤和巨額成本超支,是現時全球花費最昂貴的鐵路系統:廣深港高速鐵路每公里成本是34億,沙中線57億,西港島線更高達62億。政府應檢討大型基建質量安全的問題,並仔細考慮在有限時間內同時興建8組新鐵路的可行性。

香港基建工程的負面新聞為政治和經濟帶來深遠影響。香港的基建工程經常被標籤為「大白象工程」,這些負面形象會削弱公眾和投資者對香港建築業的信心,可能會令投資者避免投資大型建築工程,也會令香港年輕人不願意投身建築行業。

如何解決擠迫及基建擴充效率低的矛盾


解決過度擠迫的根本辦法是提高香港擴充基建的效率。1991年港英時代的新機場計劃,包括10項核心工程,從動工到落成只需6年,造價1553億,遠低於原來估計的2000億。今天「明日大嶼」估計造價6000多億,北部都會區造價未有官方估計,恐怕達1萬億以上。當年(1991)香港建築工人的平均年齡是37歲,正當盛年;現今卻是47歲,已經接近退休,今天基建擴充的挑戰遠超當年。

建築業工人的待遇近年飛漲,紮鐵工人日薪高達2500元,搭棚工人日薪也高達1800元,仍然難以吸引年輕人。特區政府雖然鼓勵建築業創新及採用新科技,改善工作環境及工業安全,加強培訓並推動年青人入行,然而迄今成效不彰,需要加大力度。

要提高香港建築業的效率,大規模入口建築工人難以避免。港英時代興建機場曾經輸入建築工人,配額為1.7萬人;澳門與新加坡近年亦輸入大量建築工人,基建擴充有明顯成效。大量輸入建築工人難免有政治阻力,也會引起社會矛盾。特區政府需要迎難而上,詳細向市民解釋,凝聚社會共識,也要吸收其他地方的經驗。

即使特區政府能夠有效提高擴充基建的效率,建設大型工程始終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未必來得及應付通關後迅速增長的人流,香港需要創新思維管理及疏導內地旅客人流。

旅客迫爆香港不單止因為人數眾多,也是因為自由行旅客不單止遊覽旅遊區及著名景點,也進入香港各住宅區購物及享用各種服務,是以嚴重影響本地居民的生活。如果政府能夠建設有吸引力的邊境購物城疏導旅客人流,遠離一般市民的住宅區,對本地人生活的影響將會減少。

例如在上世紀90年代,深圳物價遠比香港低廉,當年有大量香港遊客到深圳購物,每年有幾千萬人次,他們集中在羅湖城購物,較少深入一般住宅區,沒有對當地居民造成嚴重騷擾。又例如澳門,新冠疫情之前的每年最高遊客數目是5800萬人次,達到香港每年最高遊客人數6500萬人次的九成,可是澳門人口只有香港的9%,面積只有香港的3%。澳門遊客的密度按人口計算是香港的10倍,按面積計算是香港的30倍,然而卻沒有帶來嚴重的社會矛盾,主要原因是澳門遊客集中於賭場,沒有嚴重騷擾本地人的生活。


新田購物城對疏導旅客人流根本毫無吸引力。(Wikimedia Commons)

香港在2013年開始籌劃建設邊境購物城疏導旅客人流,可是措施來得太慢、太少及太無效。新田購物城到2018年才建成,地方偏遠,交通又不方便,進入購物城的商舖不多,結果是門堪羅雀,甚至有商舖出現一日只賣出一罐汽水的紀錄,對疏導旅客人流根本毫無吸引力。新田購物城於2021年關門大吉,土地交還政府,後來用作建設新冠疫情的隔離設施。

通關後旅客人流一定猛升,不過隨着內地自由貿易區的免稅商店興起,來港購物狂潮可能會稍為收斂,旅客相信會轉移購買香港各種高質服務,例如醫療、教育、保險、金融、休閒服務等等。除了建設有吸引力的購物城,香港還需要考慮建設邊境的醫療城,服務旅客及北部都會區的本地居民,正如現時深圳在羅湖購物城附近也有大規模的牙科診所服務香港居民。

除了在邊境地區建立服務設施,更可以進一步鼓勵服務業北上開業提供服務,無需內地人進入香港。特區政府需要與內地磋商打開香港服務業北上的大門及小門,鼓勵在內地開設港式診療所醫院、學校、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等。此外,政府康文署亦需要嚴格及積極管理香港的公共露營及休閒設施,貫徹港人優先的原則,防止外來旅客鵲巢鳩佔。

總括而言,政府要克服大量入口建築工人的政治阻力,對外來旅客亦要實施積極措施疏導人流,更要實施有效政策鼓勵高質的香港服務業北上開業,一方面減少內地旅客湧入本港各區,另一方面也為香港的服務業開拓廣大市場。

對於香港融入國家整體發展,「快」不一定「好」,決策者需要反思歷史,汲取教訓,牢牢抓住融合的主要瓶頸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本文部分內容曾在《信報》的兩篇文章發表:〈思考融入大灣區的局限突破點〉,2022年7月5日以及〈港融入大灣區須破瓶頸難題〉,2022年7月6日。)

融入大灣區須破瓶頸難題 信報 2022-07-26

港融入大灣區須破瓶頸難題


香港與內地在政治、法律、經濟和社會制度上的差異,令香港在融入大灣區時面對不少局限和約束,至於與內地的融合,亦在三方面有明顯不對稱:開放度、發展水平和規模。這三個不對稱成為香港融入大灣區的主要挑戰,但同時也帶來機會。

在開放度方面,儘管內地比以前已經較為開放,但仍然存在「大門開,小門關」的問題,即是中央政策出台後,相關部門在落實執行時銜接不到。在發展水平方面,香港是高度發展的經濟體,與內地發展中的經濟融合,需要與較低工資的勞工市場競爭,容易出現收入分配惡化、非法移民和社會矛盾的問題。在規模方面,香港的容量小,彈丸之地容易「逼爆」,而服務業的融合往往需要容許外地旅客進入香港接受服務,容量有限成為制約服務業融合的重要因素。這些挑戰在近年逐步浮現,承接前文的國際視野,本文將聚焦本地社會,繼續討論政府及各界須注意的地方。

內地旅客逼爆香港


香港自2003年推出「個人遊」計劃(又稱「自由行」)以來,內地訪港旅客人次在2003年至2018年之間增長6倍。旅客雖然人頭湧湧,但帶來的收入卻頗為有限。例如「一簽多行」和自由行旅客帶來的就業機會,只佔2013年總就業的0.5%和2.7%,而且這些工作機會大多是非技術性工作,晉升機會有限。

過量的旅客帶來不少社會問題,例如奶粉短缺、大量內地女性來港產子、水貨客阻礙行人路等。另外,內地遊客的購物需求也帶動香港的樓價和商舖租金飆升,令家庭式經營的小店被連鎖集團商店取代。這些社會矛盾成為本土主義、民粹主義、反內地人情緒等的助燃劑,損害兩地關係,並影響社會及政治穩定。

香港對內地人有吸引力的服務,包括醫療、高等教育、休閒設施以及住宅房地產等,在香港本地皆非常短缺,非本地人來港購買這些服務,在市民眼中變成是爭奪資源,容易加劇社會矛盾。新冠肺炎大流行暫時阻礙了內地旅客湧到香港,但隨着香港持續與大灣區融合,內地來港人數定必會超越歷史高峰。一旦恢復通關,香港早前的社會問題定必會重現,有效有序地管理跨境人流將會是重中之重。

基建發展超出負荷


要紓緩香港過度擠迫的情況,擴充基建是必需,但香港建築業工人嚴重老化,是以施工效率低,建築成本全亞洲最高,擴充十分困難。香港2022年註冊建築工人的平均年齡是46.6歲,當中接近兩成的工人年齡達60歲或以上。除非更多年輕人加入行業,否則建築業的老化將愈來愈嚴重,建築效率也會進一步下降,但香港人口正迅速老化,社會缺乏年輕人,建築業也不是年輕一代普遍會考慮的行業。

香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近年不斷出現成本超支和延誤。香港最近的4個大型項目,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港鐵沙中線和香園圍囗岸,造價均超支100億至200億元不等,工程時間延誤兩至三年,其中沙中線和港珠澳大橋更出現偷工減料和質量安全的醜聞。

興建新鐵路是擴建的另一個挑戰。香港將會建設多條新鐵路,北部都會區將會建設5組新鐵路,「明日大嶼」將會建設三組新鐵路,合共8組新鐵路。

然而,香港鐵路建設經常面對延誤和巨額成本超支,是現時全球花費最昂貴的鐵路系統:廣深港高速鐵路每公里成本是34億元,沙中線57億元,西港島線更高達62億元。政府應檢討沙中線質量安全的問題,並仔細考慮在有限時間內同時興建8組新鐵路的可行性。

香港基建工程的負面新聞為政治和經濟帶來深遠影響。香港的基建工程經常被標籤為「大白象工程」,例如有輿論認為「明日大嶼」填海工程是「倒錢落海」,這些負面形象會削弱公眾和投資者對香港建築業的信心,可能會令投資者避免投資大型建築工程,也會令香港年輕人不願意投身建築行業。

怎解決擠迫及基建效率低的矛盾


解決過度擠迫的根本辦法是提高香港擴充基建的效率。1991年港英時代的新機場計劃,包括十項核心工程,從動工到落成只需6年,造價1553億元,遠低於原來估計的2000億元。今天「明日大嶼」估計造價6000多億元,北部都會區造價未有官方估計,恐怕達一萬億元以上。當年(1991年)香港建築工人的平均年齡是37歲,正當盛年;現今卻是47歲,已經接近退休,今天基建擴充的挑戰遠超當年。

建築業工人的待遇近年飛漲,紮鐵工人日薪高達2500元,搭棚工人日薪也高達1800元,仍然難以吸引年輕人。特區政府雖然鼓勵建築業創新及採用新科技,改善工作環境及工業安全,加強培訓並推動年輕人入行,然而迄今成效不彰,需要加大力度。

要提高香港建築業的效率,大規模入口建築工人難以避免。港英時代興建機場曾經輸入建築工人,配額為1.7萬人;澳門與新加坡近年亦輸入大量建築工人,基建擴充有明顯成效。大量輸入建築工人難免有政治阻力,也會引起社會矛盾。特區政府需要迎難而上,詳細向市民解釋,凝聚社會共識,也要吸收其他地方的經驗。

即使特區政府能夠有效提高擴充基建的效率,建設大型工程始終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未必來得及應付通關後迅速增長的人流,香港需要創新思維管理及疏導內地旅客人流。

旅客逼爆香港不單止因為人數眾多,也是因為自由行旅客不單止遊覽旅遊區及著名景點,也進入香港各住宅區購物及享用各種服務,是以嚴重影響本地居民的生活。如果政府能夠建設有吸引力的邊境購物城疏導旅客人流,遠離一般市民的住宅區,對本地人生活的影響將會減少。

通關後旅客人流一定猛升,不過隨着內地自由貿易區的免稅商店興起,來港購物狂潮可能會稍為收斂,旅客相信會轉移購買香港各種高質服務,例如醫療、教育、保險、金融、休閒服務等等。除了建設有吸引力的購物城,香港還需要考慮建設邊境的醫療城,服務旅客及北部都會區的本地居民,正如現時深圳在羅湖購物城附近也有大規模的牙科診所服務香港居民。

除了在邊境地區建立服務設施,更可以進一步鼓勵服務業北上開業提供服務,無需內地人進入香港。特區政府需要與內地磋商打開香港服務業北上的大門及小門,鼓勵在內地開設港式診療所醫院、學校、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等。此外,康文署亦需要嚴格及積極管理香港的公共露營及休閒設施,貫徹港人優先的原則,防止外來旅客鵲巢鳩佔。

總括而言,政府要克服大量入口建築工人的政治阻力,對外來旅客亦要實施積極措施疏導人流,更要實施有效政策鼓勵高質的香港服務業北上開業,一方面減少內地旅客湧入本港各區,另一方面也為香港的服務業開拓廣大市場。

對於香港融入國家整體發展,「快」不一定「好」,決策者需要反思歷史,汲取教訓,牢牢抓住融合的主要瓶頸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之二.聚焦民生篇.完

宋恩榮為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副所長、經濟學系客座教授;盧家詠為研究所前副研究員

思考融入大灣區的局限與突破點 信報 2022-07-05

思考融入大灣區的局限與突破點


香港融入大灣區(過去稱為大珠三角),自1979年以來已經推行了40多年,但融合的程度仍然有限。筆者過往就經濟融合作出不少研究,其中一個主要研究內容圍繞大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其在世界經濟貿易和投資的影響,以至融合的局限等。本文以經濟學框架探討大灣區融合的歷史、難題以及需要重視的範疇及限制,並與國際經驗對比,讓社會大眾思考區域發展及融合的意義與未來方向。值得參考的國際經驗包括:歐洲融合模式、次區域經濟圈的融合經驗,以及輕度融合與深度融合的分別。

歐洲融合模式


歐洲融合模式從經濟學角度突出區域融合的三個重要元素:關稅、生產要素流動及貨幣。歐羅區成員之間取消關稅,容許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及統一採用歐羅,有效促進深度融合。歐洲經濟一體化模式分為四個級別: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FTA)、關稅同盟(customs union)、單一市場/共同市場(single market / common market)和經濟聯盟(economic union),此模式突顯出不同關稅區融合的發展方向。

內地和香港在2003年簽訂首項自由貿易協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令內地和香港成為自由貿易區。但本文第一作者在30年前的研究一早指出,基於「一國兩制」以及《基本法》,香港與內地無法依循歐洲模式發展更高級別的融合體。香港是自由港,如果香港與內地要發展成為關稅同盟,內地便需要取消所有關稅,根本不切實際,更遑論進一步發展成為單一市場(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

次區域經濟圈的融合


大灣區發展特別之處在於一個國家存有三個關稅區。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和珠三角的政治、法律和經濟制度不同,因此不能直接援引歐洲那種國家合組聯盟的模式,不過與國際上「次區域經濟圈」的融合模式卻類似:即相鄰邊境地區,利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中的要素作區域融合,例如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ASEAN)或泰銖的經濟圈。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大珠三角(即香港與珠三角)經濟圈的發展迅速,到了九十年代,珠三角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和出口已經大幅超越當時被視為最有前途成為亞洲「第五小龍」的泰國。大珠三角經濟圈發展成績卓越,成為中國經濟的明珠,更刺激東南亞地區多國仿效,紛紛建立稱為「成長三角」的經濟圈,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IMS-GT)、印尼-馬來西亞-泰國(IMT-GT)及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地區(BIMP-EAGA)的次區域經濟圈。

輕度融合與深度融合的分別


輕度融合指通過減少關口的阻礙,例如調整關稅、配額、安全或健康標準等,能夠有效促進商品貿易,例如港商在珠三角購置材料用作加工後出口,可享有免稅額等。深度融合主要是服務業的融合,因為服務的對象是人,服務業出口往往需要容許外來人士進入香港接受服務,例如旅遊、醫療、教育等。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外來人士會與本地居民發生較緊密的接觸及互動關係。

在改革開放初期,港商進入內地發展加工出口業,搬遷到內地的港商企業經香港入口大量原材料及零部件,加工後的產品再經香港轉口到歐美市場,衍生大量的商品貿易。這是典型的輕度融合,主要牽涉商品往來,無需大量內地居民來香港,也不需要大量香港居民進入內地。港商雖然要進入內地建立工廠,不過商人只是全港居民的極少數,一般香港居民毋須與內地人發展較深入的接觸或人際關係。

旅遊服務卻需要兩地居民發展較深入的接觸及人際關係,是較為深入的融合。至於高端服務,例如醫療、教育、金融保險等,則需要更深入的融合。高端服務的深度融合往往需要通過調整內部法律政策或監管條例,例如發展跨境醫療服務、離岸人民幣業務、股票「滬港通」及「深港通」等,涉及這些服務的監管、改革及開放,往往面對市場壟斷及專業團體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令融合的過程變得繁瑣和緩慢;其中,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更是既高難度又高風險。

第一作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指出,由於內地珠三角城市與香港在政治、法律和經濟方面存有不少差異,融合過程將面對很多困難,不同範疇的融合進度會相當參差。內地對貨物跨境流動的管制相對寬鬆,但對個人、資金和外滙的跨境管制卻相對嚴格,因此商品市場的融合(即輕度融合)會進展神速,而其他範疇方面的深度融合,包括服務業、勞動市場和金融,在種種限制下則相對緩慢。

「一國兩制」是獨特的制度,對香港融入大灣區有利有弊。因為地理位置相鄰及文化接近,香港與內地融合有不少利好因素。回顧香港回歸祖國25年,「一簽多行」和其他大型跨境項目的建設都推動着香港加速融入大灣區,但同時產生其他社會問題,筆者將另文詳述。

之一.國際經驗篇

宋恩榮為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副所長、經濟學系客座教授

盧家詠為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前副研究員

李家超稱樂助反修例青年釋囚 明報 2022-05-05

李家超稱樂助反修例青年釋囚 青年會面主題談夢想 未獲邀學生會盼述解散之虞

 【明報專訊】昨日五四青年節,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到西九文化區與近80名青年見面,參加者有運動員、少數族裔代表和創業者等不同界別,惟未見泛民、大學學生會,亦無曾參與反修例運動的青年代表出席。李家超在會後被傳媒問到,會否幫助已出獄的反修例青年,他稱曾犯事而已負法律責任者,應予機會重投社會,「這個政府好樂意」。有大學學生會代表稱未收到邀請感失望;協助出獄青年團體「蛻變計劃」創辦人宋陳寶蓮則希望政府牽頭支援出獄的反修例青年。

 80青年包括建制派 無人提政改

昨日活動有近80人參與,不少為建制派,包括立法會議員陳穎欣、梁毓偉,全國青聯委員謝曉虹及香港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楊政龍等。楊政龍稱,會上近30人分享意見,每人約1分鐘,主題為夢想,過程中無人談及政改。李家超在活動開場時說,希望聆聽青年對社會的看法,了解青年的抱負理想,李說如果當選,會在就業和創業幫助青年。

李活動後見傳媒,被問到會否約見大學學生會代表及曾參與反修例的青年,了解他們對政府的不滿,以及推出措施爭取支持。李稱,可在適當時候跟不同人溝通,最重要是有共同意願,共建對香港整體長遠發展最好的社會氛圍,他鼓勵以行動增加大家信任。被問到會否協助反修例青年釋囚重投社會,他稱對於曾犯事而已負上法律責任者,「絕對應該給機會他們重投社會,對社會作出貢獻,這個政府好樂意」,他又稱社會可有不同意見,但可用和平理性方法解決。

譚耀宗:未有時間見學生會 日後有機會

嶺大學學生會會長陳嘉寶回覆本報時稱,對未獲邀出席活動感失望,她希望向李家超闡述學生會面臨解散的困境,望換屆後政府能體諒學生對社會形勢改變而感躁動不安,以及關注學生組織的存續危機,保障學生自治和學術自由。陳又希望政府政策多從學生需要出發。競選辦主任譚耀宗回覆本報時表示,由於投票日將至,未有時間與學生會見面,稱日後或有機會。

蛻變計劃創辦人宋陳寶蓮表示,樂見李家超稱願幫助出獄反修例青年,她認為政府應牽頭與民間團體和企業溝通,令更多團體支援青年。她說,不少人仍用「黑暴」等負面標籤形容反修例釋囚,她認為應幫助他們全面更生,稱留意到李家超已減少使用相關字眼。

團體籲檢視自新條例 放寬洗底條件

蛻變計劃另一創辦人宋恩榮表示,不少反修例案件延期審訊逾兩年,案發時未滿21歲的青少年判刑時已年逾21歲,未能按《少年犯條例》判入更生中心或教導所;有關青少年若判監逾3個月,將不能按現時《罪犯自新條例》的規定,只要獲釋後3年不再犯罪便能洗走案底。他認為政府應盡快加速審訊過程, 並考慮修例彈性處理因審訊拖延而年逾21歲的少年犯,並考慮修改自新條例容許更生人士在較寬鬆的條件下「洗底 」。

願負刑責省自身 暴青蛻變盼重生 文匯報 2022-05-22

 紀律部隊與學者合作 助犯案年輕人重投社會

2019年的修例風波,令一些被別有用心者煽動犯法的青年前途盡毀,但社會並無放棄他們。經濟學者宋恩榮與妻子宋陳寶蓮2020年成立「蛻變計劃」,與香港警務處和懲教署合作,為被捕年輕人提供心理支援等服務,協助他們重投社會。有大學尖子經輔導後專心學業,以優異成績畢業。雖然因為有案件在身被迫放棄繼續進修的獎學金及年薪百萬的高薪厚職,但他仍能找到一份薪酬優厚的工作。有犯事時年僅16歲的少年原已荒廢學業,但被判入勞教中心後重拾書本,服刑完畢後更參與今年的文憑試,期望放榜後繼續升學。宋恩榮夫婦指出,這些年輕人也有反思自己的行為,願意承擔法律責任,希望社會能給予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作出貢獻。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個案一 尖子盼入獄前為家人多儲錢

阿Sam(化名)在大學就讀三年級時參與黑暴活動,結果被捕,被起訴暴動罪。他一度因擔憂前程未能專心學業,幸有其他接受「蛻變計劃」輔導的年輕人轉介他參加計劃,經輔導後情緒亦穩定下來,繼續學業,最後以優異成績畢業。

來自基層家庭的他本來獲得兩項獎學金繼續在大學進修,惟由於案件排期至2024年才審訊,預期審訊後會判刑,更可能要面對數載的刑期,故阿Sam放棄了繼續升學的機會,亦放棄了由英國的企業提供的百萬年薪職位。

不過,阿Sam在香港亦獲得一份年薪60萬元的高薪工作,努力工作下,至今已任職一年。他明白自己最後也難逃法律責任,而最難受的是面對漫長的候審過程,但無論法庭判處多少年刑期,他也願意承擔法律後果,只希望在入獄前賺取工資,為家人儲備多一些金錢。

個案二 少年重拾書本決心升學

2019年參與暴動時年僅16的阿武(化名),是由其他涉案年輕人轉介參與計劃接受情緒輔導及法律支援。由於他年輕兼有悔意,最後被法庭判處進入着重更生的勞教中心,無須在成人監獄服刑。

阿武一向學業成績欠佳,原本已放棄學業,但在勞教中心的懲教人員與他坦承交流,並循循善誘,鼓勵他重拾書本,最終阿武亦在各方支持下決心繼續學業。

他在勞教中心內有較多時間讀書,原本中四程度的他更跳班修讀中六課程。現已獲釋的他仍然受懲教署的監管,他以自修生身份參加今年的中學文憑考試,目前正等候放榜結果,希望能夠獲得滿意成績,繼續升學,日後學業有成再貢獻社會。

個案三 女兒怕母擔憂不敢坦白

大學畢業已3年的阿May(化名)因參與黑暴而被起訴,但她一直不敢告訴母親自己被捕的事實,怕母親擔憂。獲社工轉介參與「蛻變計劃」,團隊為她分析情況:倘她被判囚時母親才得悉事件,只會更難接受事實,鼓勵她要向家人坦白,最終她向母親坦白交代了自己的情況。

阿May來自單親家庭,母親任清潔工,胞弟仍然在學,故她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惟她被捕前未有考慮到入獄後家庭經濟問題,而她每月支付家用及其他使費後,根本已沒有多少儲蓄,判囚前雖希望盡力儲錢留給母親,但也不多。

「蛻變計劃」與阿May的母親商討,介紹她申領低收入綜援及提供經濟支援,但其母表示疫情下清潔工作的收入增加,不想領取綜援,只希望有精神支援。

阿May最終被判囚33個月,現正服刑,該計劃亦會繼續跟進其家庭的需要。

宋恩榮及宋陳寶蓮表示,不少年輕人犯事被捕後在不同階段也有反思自己的行為,事後也有悔意,明白需要遵守法律,而他們也希望服刑後可以重投社會作出貢獻,希望社會給予他們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