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粵港澳大灣區內部阻力 信報 2017年4月14日

如何克服粵港澳大灣區內部阻力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1540563/%E5%A6%82%E4%BD%95%E5%85%8B%E6%9C%8D%E7%B2%B5%E6%B8%AF%E6%BE%B3%E5%A4%A7%E7%81%A3%E5%8D%80%E5%85%A7%E9%83%A8%E9%98%BB%E5%8A%9B

中港矛盾持續惡化,兩地融合鬧得沸沸揚揚。政治問題終須政治解決,要修補撕裂少不免要一場大和解。粵港澳大灣區被載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港澳珠三角城市群將會協同發展,發揮地緣優勢,與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等世界級灣區經濟看齊。

香港多項大型跨境基建將於近年落成,硬件充足亦需軟件配合。面對深層次矛盾,本文不從政治角度出發,希望用社會經濟方式,克服香港的內部阻力,使香港立足於國際競爭的舞台。

舊金山灣區是高科技創新的先鋒,紐約灣區是全球金融業的中心,東京灣區是先進製造業的基地。灣區經濟既有共同特徵也有共同問題,在成為國家經濟核心的同時,高度集中的經濟活動吸引國內外投資,推高地價和生活成本。香港擁有自由開放的市場,憑其現代服務業樞紐的地位,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內不可能在聚集效應中獨善其身,脫離整體經濟趨勢。

香港地價高企眾所周知,不過其他灣區城市的樓市問題亦不容小覷。美國顧問公司Demographia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中,香港連續7年被評為全球第一難,三藩市第九,紐約第二十一,東京第三十六。頻繁的經濟活動也拉高日常消費水平,跟據經濟學人智庫2017年度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香港的生活開支排名全球第二高,東京第四,紐約第九,三藩市第三十二。

深度融合考驗承受能力

港澳服務業發達,不管是港澳特區為了搶先開發內地市場,抑或是廣東省希望帶動珠三角產業轉型,服務業融合將會是互惠互利的合作焦點。有異於商品貿易,放寬出入口管制、通關便利化對服務業融合並非最重要,跨境服務貿易要高度自由化必須加強人員流動。緊密的人員交流卻會令生活環境更為擠迫。運輸署資料顯示,香港每天過境旅客已由2003年的35萬人次倍升至2016年的81萬人次;在口岸處理、交通載客、住宿接待,旅遊設施等方面都考驗着城市的負荷能力。

受惠於跨國公司、中資機構、民營企業陸續設立亞太總部或地區辦事處,香港已具區域CBD的雛形。發展總部經濟的過程把市場銷售、研發設計,財資服務等高增值環節保留在本地,加工製造則向外地遷移。一方面替香港累積資金、人才和技術,另一方面導致企業互相競價,結果就是商業成本愈來愈高。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現時寫字樓和零售舖位的租金增幅均比2003年高出3倍。

與其他城市或州份之間的合作不同,廣東省與港澳特區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社會和法律制度,銜接過程將會比其他灣區城市群產生更大阻力。總結不同國家經驗,相對獨立的政體一般更抗拒區域融合,因為社會內部與外來政體的摩擦,令自治權須要妥協,也會因為面臨更多專業人才與低技術勞工的競爭,令就業機會受到挑戰;亦會因為商家財團與受薪階層的矛盾,令發展成果分配不均。

2013年,新加坡有一場被稱為立國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背後原因便是抗議政府增加移民數目。移民問題是社會經濟問題,如果政府不能疏導人口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民間怨氣只能用政治方式去表達。不少隨着中港融合而衍生的現象,例如雙非嬰、水貨客、自由行,也從社會經濟層面演變成政治議題。

城市擴容應付地價高企

香港要容納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經濟利益,適度擴容是紓緩擠迫問題的辦法。然而,高鐵、港珠澳大橋和蓮塘口岸將於近年落成,機場「三跑」自去年起動工,皇崗口岸也於明年由深圳重建,相信短期內香港對跨境設施的需求已大大減少。與此同時,建築工人短缺及老化問題嚴峻;建造業議會估計,香港中短期將欠缺10000至15000名熟練技術工人,現時註冊工人平均年齡亦達46歲,香港再興建大型基建工程的條件也更加困難。

因此,城市擴容的重點不在於開拓空間,而是要充分利用相繼投入服務的基建項目,為經濟活動分流,突破發展瓶頸。以爭取在今年年底完工的港珠澳大橋為例,大橋出口鄰近機場運輸及陸路交通,專注物流業務,有助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客貨流量。聯同亞洲國際博覽館和機場島北商業區,橋頭經濟有望發展成集會展、商務與物流於一身的北大嶼山走廊。

老大難的房屋問題因灣區經濟而加劇,只有增建公營房屋才能滿足殷切的住屋需求。輿論經常利用新加坡的組屋和香港的資助房屋作比較,指出香港居住在公營房屋的人口只有45%,遠遠不及超過80%的新加坡。雖然新港兩地政策方針有結構性差異,難以直接比較,但無可否認的是新加坡政府投放了更多資源去安置新增人口,所以在輸入勞動力時,可以制定更進取的措施。

為了應付屢創新高的樓價,自置居所的步伐需要加快,讓更多市民成為業主,享受高地價帶來的資產增值。除了新增住宅單位外,局方還可以考慮擴大公營房屋私有化的規模,減輕物業漲價對潛在買家的壓力。具體方案有不同選擇,現時比較多人討論把補地價鎖定為入住時的水平,以及容許住戶把未補地價的單位出租。

整合治理機制創造宜居環境


有些港人為了靠近工作地點、照顧親人、改善居住空間、回鄉養老,或種種個人原因而搬往廣東省和澳門居住。粵港澳擁有獨立的公共服務系統,離開原居地就等於失去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等福利。部分新移民不適應香港生活,所以為單程證人士設計的返回機制已於去年試行。日前,深圳又宣布容許港澳學生入讀深圳學校,協助單非、雙非及其他跨境學童回流。由此觀之,三地政府有需要整合一套互通的社會治理制度,創造宜居環境,讓願意離港居住的市民有多一個選擇。

一般而言,公共服務機構較難遷移到其他城市運作,不過部分公共服務採取「錢隨人走」的模式,率先打破地域限制。粵港澳政府可以設立登記制度,方便市民在非原居地享用公共福利,使用互相認可的服務機構。社會福利署的「養老計劃」和「廣東計劃」,已經接受搬遷至內地居住的長者領取綜援及高齡津貼。未來更可以推行先導計劃,選定一些診所和學校向有關部門註冊,歡迎港人使用醫療券和學券。

政府與民間需要雙管齊下,深化合作,在社會經濟問題發酵成政治問題前及早處理。目前,粵港及粵澳合作各有聯席會議制度,港澳合作也設有高層會議制度,不過以上機制甚少觸及粵港澳地區的共同議題,基本上都是獨立運作,粵港和港澳會議便是分別由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主持。長遠要鞏固三地政府的合作模式,應考慮建立統一的區域治理協調機制,讓粵港澳政府高層定期會面,統籌整項發展規劃,解決合作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難題。

政府提出的合作項目涉及公帑,尤其敏感,讓公民社會在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等範疇積極參與,會比政府主導承受較少政治壓力。去年政府推出「一帶一路」獎學金,爭議不斷,一直未獲立法會撥款。其實有些商會、半官方機構和民間團體也會資助類似的學生交流、暑期實習和獎勵計劃,反對聲音少之又少。借助公民社會的力量,可以更順利地聯繫鄰近城市,促進友好往來。

區域融合是機遇也是挑戰,資金和人流滙聚需要城市擴容和制度整合去承載。全球經濟格局趨向區域化,灣區城市群競爭成為地緣經貿中心。環球局勢風高浪急,我們要糾纏於政治爭拗中蹉砣歲月,還是要尋求最大公約數,共同創造社會經濟價值?香港若要在國際舞台上保存核心優勢,不能故步自封,倒要向濤頭立,克服內部阻力,構築粵港澳大灣區,搶佔區域發展的戰略位置。

潘學智為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
宋恩榮為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副所長





如何克服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阻力 全國港澳研究會 2017年4月14日

如何克服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阻力

中港矛盾恶化,两地融合闹得沸沸扬扬。政治问题终须政治解决,要修补撕裂少不免要一场大和解。粤港澳大湾区被载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港澳珠三角城市群将会协同发展,发挥地缘优势,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经济看齐。

香港多项大型跨境基建将于近年落成,硬件充足亦需软件配合。面对深层次矛盾,本文不从政治角度出发,希望用社会经济方式,克服香港的内部阻力,使香港立足于国际竞争的舞台。

旧金山湾区是高科技创新的先锋,纽约湾区是全球金融业的中心,东京湾区是先进制造业的基地。湾区经济既有共同特征也有共同问题,在成为国家经济核心的同时,高度集中的经济活动吸引国内外投资,推高地价和生活成本。香港拥有自由开放的市场,凭其现代服务业枢纽的地位,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不可能在聚集效应中独善其身,脱离整体经济趋势。

香港地价高企众所周知,不过其他湾区城市的楼市问题亦不容小觑。美国顾问公司Demographia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楼价负担能力调查》中,香港连续7年被评为全球第一难,旧金山第九,纽约第二十一,东京第三十六。频繁的经济活动也拉高日常消费水平,跟据经济学人智库2017年度的《全球生活成本调查》,香港的生活开支排名全球第二高,东京第四,纽约第九,旧金山第三十二。

深度融合考验承受能力

港澳服务业发达,不管是港澳特区为了抢先开发内地市场,抑或是广东省希望带动珠三角产业转型,服务业融合将会是互惠互利的合作焦点。有异于商品贸易,放宽出入口管制、通关便利化对服务业融合并非最重要,跨境服务贸易要高度自由化必须加强人员流动。紧密的人员交流却会令生活环境更为挤迫。运输署资料显示,香港每天过境旅客已由2003年的35万人次倍升至2016年的81万人次;在口岸处理、交通载客、住宿接待,旅游设施等方面都考验着城市的负荷能力。

受惠于跨国公司、中资机构、民营企业陆续设立亚太总部或地区办事处,香港已具区域CBD的雏形。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把市场销售、研发设计,财资服务等高增值环节保留在本地,加工制造则向外地迁移。一方面替香港累积资金、人才和技术,另一方面导致企业互相竞价,结果就是商业成本愈来愈高。按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数据,现时写字楼和零售铺位的租金增幅均比2003年高出3倍。

与其他城市或州份之间的合作不同,广东省与港澳特区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制度,衔接过程将会比其他湾区城市群产生更大阻力。总结不同国家经验,相对独立的政体一般更抗拒区域融合,因为社会内部与外来政体的摩擦,令自治权须要妥协,也会因为面临更多专业人才与低技术劳工的竞争,令就业机会受到挑战;亦会因为商家财团与受薪阶层的矛盾,令发展成果分配不均。

2013年,新加坡有一场被称为立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背后原因便是抗议政府增加移民数目。移民问题是社会经济问题,如果政府不能疏导人口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民间怨气只能用政治方式去表达。不少随着中港融合而衍生的现象,例如双非婴、水货客、自由行,也从社会经济层面演变成政治议题。

城市扩容应付地价高企
香港要容纳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经济利益,适度扩容是纾缓挤迫问题的办法。然而,高铁、港珠澳大桥和莲塘口岸将于近年落成,机场「三跑」自去年起动工,皇岗口岸也于明年由深圳重建,相信短期内香港对跨境设施的需求已大大减少。与此同时,建筑工人短缺及老化问题严峻;建造业议会估计,香港中短期将欠缺10000至15000名熟练技术工人,现时注册工人平均年龄亦达46岁,香港再兴建大型基建工程的条件也更加困难。

因此,城市扩容的重点不在于开拓空间,而是要充分利用相继投入服务的基建项目,为经济活动分流,突破发展瓶颈。以争取在今年年底完工的港珠澳大桥为例,大桥出口邻近机场运输及陆路交通,专注物流业务,有助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客货流量。联同亚洲国际博览馆和机场岛北商业区,桥头经济有望发展成集会展、商务与物流于一身的北大屿山走廊。

老大难的房屋问题因湾区经济而加剧,只有增建公营房屋才能满足殷切的住屋需求。舆论经常利用新加坡的组屋和香港的资助房屋作比较,指出香港居住在公营房屋的人口只有45%,远远不及超过80%的新加坡。虽然新港两地政策方针有结构性差异,难以直接比较,但无可否认的是新加坡政府投放了更多资源去安置新增人口,所以在输入劳动力时,可以制定更进取的措施。

为了应付屡创新高的楼价,自置居所的步伐需要加快,让更多市民成为业主,享受高地价带来的资产增值。除了新增住宅单位外,局方还可以考虑扩大公营房屋私有化的规模,减轻物业涨价对潜在买家的压力。具体方案有不同选择,现时比较多人讨论把补地价锁定为入住时的水平,以及容许住户把未补地价的单位出租。

整合治理机制创造宜居环境

有些港人为了靠近工作地点、照顾亲人、改善居住空间、回乡养老,或种种个人原因而搬往广东省和澳门居住。粤港澳拥有独立的公共服务系统,离开原居地就等于失去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福利。部分新移民不适应香港生活,所以为单程证人士设计的返回机制已于去年试行。日前,深圳又宣布容许港澳学生入读深圳学校,协助单非、双非及其他跨境学童回流。由此观之,三地政府有需要整合一套互通的社会治理制度,创造宜居环境,让愿意离港居住的市民有多一个选择。

一般而言,公共服务机构较难迁移到其他城市运作,不过部分公共服务采取「钱随人走」的模式,率先打破地域限制。粤港澳政府可以设立登记制度,方便市民在非原居地享用公共福利,使用互相认可的服务机构。社会福利署的「养老计划」和「广东计划」,已经接受搬迁至内地居住的长者领取综援及高龄津贴。未来更可以推行先导计划,选定一些诊所和学校向有关部门注册,欢迎港人使用医疗券和学券。

政府与民间需要双管齐下,深化合作,在社会经济问题发酵成政治问题前及早处理。目前,粤港及粤澳合作各有联席会议制度,港澳合作也设有高层会议制度,不过以上机制甚少触及粤港澳地区的共同议题,基本上都是独立运作,粤港和港澳会议便是分别由政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主持。长远要巩固三地政府的合作模式,应考虑建立统一的区域治理协调机制,让粤港澳政府高层定期会面,统筹整项发展规划,解决合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难题。

政府提出的合作项目涉及公帑,尤其敏感,让公民社会在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范畴积极参与,会比政府主导承受较少政治压力。去年政府推出「一带一路」奖学金,争议不断,一直未获立法会拨款。其实有些商会、半官方机构和民间团体也会资助类似的学生交流、暑期实习和奖励计划,反对声音少之又少。借助公民社会的力量,可以更顺利地联系邻近城市,促进友好往来。

区域融合是机遇也是挑战,资金和人流汇聚需要城市扩容和制度整合去承载。全球经济格局趋向区域化,湾区城市群竞争成为地缘经贸中心。环球局势风高浪急,我们要纠缠于政治争拗中蹉砣岁月,还是要寻求最大公约数,共同创造社会经济价值?香港若要在国际舞台上保存核心优势,不能故步自封,倒要向涛头立,克服内部阻力,构筑粤港澳大湾区,抢占区域发展的战略位置。

潘学智为香港中文大学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研究助理
宋恩荣为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副所长

建造業是港發展主要瓶頸 星島日報 2017年4月6日

建造業是港發展主要瓶頸

  最近特首選舉,每位參選人的政綱都長達數十頁,可謂巨細無遺。四位參選人都強調要大力增闢土地及興建房屋,可是都沒有提到香港建造業工人不足及成本高昂,根本難以進行更大規模的建設。

建造業是香港發展的主要瓶頸,香港年輕人不願意進入建築業工作,建築工人不斷老化,平均年齡已達四十六歲,生產力難以提高。香港建築成本不斷上漲,成本之高令人咋舌。根據建築資產設計及諮詢公司凱諦思(Arcadis) 二○一七年三月發布的調查顯示,香港建築成本僅次於紐約成為全球第二高,在亞洲城市中,則超越東京成為亞洲最高,是以香港大型工程不斷出現延誤及超支。

在港英年代,政府能迅速建設赤鱲角機場並完成龐大的玫瑰園計畫,靠的是入口建築工人,可是香港回歸後卻因為政治阻力無法入口建築工人。建築業的瓶頸一天不解決,香港便難以大量增闢土地、興建房屋及發展新市鎮。香港住屋難、青年上樓難的問題也難以解決。

  回歸二十年來 香港經濟表現強差人意,雖然有溫和增長,表現卻遠不如新加坡。二十年來,新加坡人均GDP的名義增長率,每年平均為百分之三點七五,比香港高出接近一個百分點。在一九九七年,香港的人均GDP為二萬二千六百美元,比新加坡高出約百分之六。

到了二○一六年,香港的人均GDP只有四萬零二百美元,新加坡卻為五萬二千八百美元,比香港反超前二成五。

  其實香港背靠增長極為迅速的中國經濟,外部條件比新加坡更為優越。可是香港內部矛盾尖銳,政府決策及執行能力較弱,未能充分利用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經濟增長離不開需求與供給因素。

在需求方面,中國市場對香港服務的需求龐大(包括貿易、金融、保險、商業、旅遊、醫療及教育等服務),需求往往超出香港的負荷。香港毋須憂慮需求不足,卻要擔心供應能力追不上需求。香港增長的瓶頸主要在供給方面,需要擴張容量。香港與新加坡的土地與天然資源都短缺,同樣面對出生率低及人口老化的問題。擴容的主要手段是增闢土地、入口勞工及技術創新。新加坡政府大力填海增闢土地,大量輸入勞工及技術,積極推動創新,成績亮麗。反觀香港政府決策緩慢,被內部矛盾拖後腿,增闢土地進展遲緩,輸入人才及發展創新科技成效不彰,總體表現乏善足陳。

輸入工人解決問題

  如今特區政府換屆,香港有重新出發的機會,可是入口建造業工人是香港的政治禁區,四位參選人都不敢提出以入口勞工來解決香港建造業的瓶頸。筆者希望新的特首能夠真的「議而有決、決而有行」,在修補社會撕裂,創造比較和諧的氣氛之後,能夠打破政冶禁區,靈活入口建造業工人,解決香港發展的瓶頸。

宋恩榮 「民主思路」理事香港中文大學亞太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