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指數初探 信報 2017年8月14日


一國兩制指數初探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1630965/%E4%B8%80%E5%9C%8B%E5%85%A9%E5%88%B6%E6%8C%87%E6%95%B8%E5%88%9D%E6%8E%A2

要確保「一國兩制」能行穩致遠,必須總結香港回歸以來的成就和缺失。為了給政府和公眾可靠的參考,民主思路於香港回歸20周年編製「一國兩制」指數,委託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進行電話調查,並參考國際機構編製的自由和民主指數,綜合香港市民和國際機構的兩種角度,嘗試全面地評價「一國兩制」的實施(詳細報告見http://pathofdemocracy.hk/one-country-two-systems-index/)。

回歸以來,香港有3家知名機構進行追蹤性的民調,調查市民對「一國兩制」的評價。最早是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自1993年開始的調查,發現24年來市民對「一國兩制」信心的淨值變化頗大,淨值的歷史低位是1994年初的-11.5%,歷史高位則是2007年底的56 %,之後輾轉下降至2014年佔中期間的-10%,然後稍為反彈至2017年中的7.5 %。

港台《鏗鏘集》自2002年起,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進行周年調查,發現2013年以來,認為與不認為中央政府有落實「一國兩制」的市民,雙雙維持在20%至30%,反映市民抱有懷疑態度,結果與港大民研相若。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自2014年底每半年一次進行調查,詢問市民對中央政府落實「一國兩制」的滿意程度。以10分為滿分,評分由2014年底的4.99分,微升至2017年的5.17分,處於滿意與不滿意的邊緣,與上述民調一樣徘徊在中間水平。

民調得分不高須警惕

與過往民調比較,民主思路編製的「一國兩制」指數帶來3方面突破:

一、引入國際機構編製的自由和民主指數,指數按客觀標準編製,與香港市民的切身主觀感受有同樣重要的參考價值,兩者能夠互補不足;

二、民調專門為評價「一國兩制」設計,問卷涵蓋「一國兩制」的10個核心元素,包括高度自治、司法獨立、立法獨立等,是比較全面的調查;

三、試驗3種不同的統計技術,利用科學化的方法,把10個核心元素編製成一個綜合評分。

民調部分詢問市民對10個「一國兩制」核心元素的評價,10分為滿分。最高分的3項,依次是言論自由(6.36)、司法獨立(5.72)和立法獨立(5.53);最低分的3項,依次是透過對話協商解決兩地矛盾(4.04)、內部事務不受內地干預(4.40)、於2047年前全面落實「一國兩制」(4.44)。10個項目的評分差距不大(最低是4.04,最高是6.36),相信是因為市民心目中對「一國兩制」有一個概括評價,無論訪問員詢問什麼項目,市民的答案都受整體印象影響。

調查市民對10個核心元素的評分後,我們採用不同的統計方法編製指數,包括簡單平均數、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與因數分析(factor analysis)3種方法。

簡單平均數是最常用的編製指數方法,優點是簡單和容易明白,缺點是假定所有元素都同等重要(即所有元素的權重相等);主成分分析簡化數據的內部結構,以得出數據的主要成分與它們的權值;因數分析則在多項變量中找出隱藏及具有代表性的因數,提取歸納本質相同的變量。

後兩種方法更精準,但計算繁複,晦澀難懂。比較3種統計方式,發現結果十分接近,是以我們選取最顯淺常用的方法,即簡單平均數,計算出10個核心元素的平均得分為4.84,市民對「一國兩制」的評分不高,結果與其他民調相若。民調得分不高,說明執政者必須警惕。

自由與民主是「一國兩制」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們採用兩項國際常用的排名,分別為由美國卡托研究所與加拿大菲沙研究發表的「人類自由指數」(Human Freedom Index),以及由經濟學人智庫發表的「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人類自由指數」又細分為「經濟自由指數」和「個人自由指數」,「民主指數」則衡量全球政體的民主程度;我們繼而選取香港鄰近的發達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南韓、新加坡、台灣作比較,來評價香港表現【表1、表2】。



國際排名表現亮麗
香港的「人類自由指數」位居全球榜首,在經濟自由和個人自由都有極佳表現。香港一直被譽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雖然近年「經濟自由指數」微跌,但排名保持世界第一。令人驚喜的是,香港在「個人自由指數」亦表現突出,分數近年逐步改善,在全球排第19位,勝過鄰近的發達國家和地區。

「個人自由」包括人權、法治、言論自由、結社和集會自由等7個涵蓋普世價值的子項目。在這些子項目中,香港的法治稍遜於新加坡,卻領先南韓、日本和台灣。

言論自由的得分不低,但未算突出, 不及日本和台灣,卻優於南韓和新加坡。在結社和集會自由方面,香港更獨佔鰲頭。香港在「個人自由指數」的亮麗表現, 說明香港能夠在「一國兩制」下維護其核心價值。

日本與「亞洲四小龍」,包括香港在內,在2016年的「民主指數」均被評為「部分民主」(6至7.9分)。香港得6.42分,不如日本、台灣和南韓,卻比新加坡高【表1】。因為香港未實行行政長官普選,所以「民主指數」的表現較差並不教人意外。然而,過去近10年,香港的民主都有一定發展,排名由2008年的第84位提升至2016年的第68位【表2】。



因為國際機構蒐集資料的時間滯後,2014年的國際排名為目前最近期和最齊全的資料,我們將以此編製2017年的「自由民主指數」。香港的「自由民主指數」為「經濟自由指數」、「個人自由指數」及「民主指數」的平均,得分為8.19,表現不俗。雖然國際數據滯後,但是從2008年到2014年的紀錄看到,國際智庫對香港的評分轉變不大【表2】,所以時滯帶來的影響相信也甚微。

編製「一國兩制指數」
國際指數概觀全球,香港屬高度發達地區之列,社會經濟發展比大量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領先一定水平,所以在國際指數的整體評分較高亦是意料之內。市民在民調的平均給分卻普遍偏低,可能是香港於回歸前已有成熟的法治基礎和人身自由保障,政制亦逐步民主化,所以市民心目中對「一國兩制」有較高標準,因而給予比較嚴格的評分。

雖然民調得分和國際指數有一定差距,但是兩者對香港的法治和言論自由的評分都較高,對民主發展的評分則較低,印證回歸20年來,確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着手處理的議題。

所以,要評價「一國兩制」概況,既要看市民的主觀評價,亦要參考相對客觀的國際指數。民主思路的「一國兩制」指數是自由民主指數(8.19)及民調評分(4.84)兩者的平均(即假定兩者權重相等),結果2017年「一國兩制」指數的評分為6.52。

這是全面衡量「一國兩制」是否成功的初步嘗試,我們將進一步完善資料蒐集和編製指數的方法,每半年進行一次民調來編製「一國兩制」指數供社會和決策者參考,希望能夠鼓勵各持份者,包括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民間團體,就「一國兩制」的得失積極對話,確保「一國兩制」能行穩致遠。

宋恩榮為民主思路理事、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潘學智為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

聳人聽聞的「第三波移民潮」 經濟日報 2017年08月14日

聳人聽聞的「第三波移民潮」

http://paper.hket.com/article/1879407/%E8%81%B3%E4%BA%BA%E8%81%BD%E8%81%9E%E7%9A%84%E3%80%8C%E7%AC%AC%E4%B8%89%E6%B3%A2%E7%A7%BB%E6%B0%91%E6%BD%AE%E3%80%8D

移民海外近年再次成為港人話題,有論者認為現時社會不滿情緒高漲,加上政改爭拗和內耗,令不少人對前景失去信心。

戰後香港曾出現兩次移民潮,第一次是1967年由文革期間的騷動引發,第二次則由九七大限引發,部分媒體更認為香港正出現「第三波移民潮」。

最近香港至少有3個民調都詢問市民有關移民的意圖,其一是中大亞太研究所去年9月有關移民的民調,其二是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今年年中有關「香港民意與政治發展」的民調,其三是民主思路於今年年中有關「一國兩制」指數的民調。本文嘗試從這3個民調的結果和其他社會經濟數據分析兩個問題:首先,「第三波移民潮」是真是假?其次,市民移民是否因為對「一國兩制」缺乏信心?

4成想移民 付諸行動人數少

3個民調的結果雖然不盡相同(相信主要原因是問題的措辭不一樣),不過都顯示雖然部分市民有離開香港的意向,但是打算在近期實現的不多,會付諸行動的則更少。中大亞太所的民調發現,約4成受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將打算移民外地,不過其中只有一成(即總受訪人數的4.2%),有為移民作準備。

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發現,有16.1%的市民「諗過吓」移民,不過只有2.6%市民「認真計劃」移民,更只有1.1%「着手搞緊」移民。在「着手搞緊」移民的市民中,有多少最後真正移民,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現時國際間排外主義盛行,不少主要移民目的地收緊了入籍政策,即使市民「着手搞緊」移民,亦未必能夠成功實現。總括而言,口頭宣稱希望移民的數字會遠遠誇大實際移民的數字,不少香港傳媒以「4成港人想移民」為標題的報道,與事實相去甚遠。

7600人移民 遜回歸時5萬紀錄

香港政府並無港人遷徙海外的統計,坊間引用的數字一般是由保安局基於「良民證」申請人數而估算得出。根據保安局估算,去年港人移民人數達7,600人,與2014年的6,900人相比,創3年新高,傳媒因此爭相報道「移民潮」再現。不過要注意的是,2014年是回歸後新低,事實上回歸後港人移民人數一直無巨大變化,長期維持每年約7,000人至8,000人。有逾1萬人移民的2006年是回歸後高峰,去年數字未算突出,更遠不及臨近回歸期間每年約5萬移民的紀錄,根本不足以稱為「移民潮」。

樓市仍暢旺 難言第三波移民潮

成功移民需要好幾年的準備,申請良民證的數字未必能夠及時反映有多少市民準備移民。不過市民積極籌備移民卻會立即影響他們購買香港房地產的意慾。過去兩次移民潮都促使香港住宅物業價格顯著下跌,近年香港物業市場卻屢創新高。雖然物業市場暢旺有種種複雜的原因,然而隨着香港政府不斷在住宅市場加辣及限制非永久居民購置物業,近日的買家大部分是買樓自住的本港市民,他們積極使用畢生積蓄購買不動產的「信心投票」,與「第三波移民潮」的論述有明顯矛盾。總括而言,無論從民調結果,良民證統計,以及住宅市場表現來看,「第三波移民潮」都未成氣候。

港失理性中間派 社會恐更撕裂


民主思路在上月發表「一國兩制」指數,嘗試了解市民選擇移民的理由,發現13.7%的市民打算於未來5年移民,當中65%表示打算移民與對「一國兩制」缺乏信心有關,亦有35%認為與之無關。在這群對「一國兩制」缺乏信心的市民中,中間派佔比超過一半(52%),民主派、本土派和自決派則佔43%(註)。中間派選擇移民的動機不能一概而論,可能是因為對中央及建制派不滿,也有可能是因為對激進抗爭反感,兩種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人才流失對不少城市而言,都是嚴峻的社會發展問題,所幸香港的移民危機未算顯著。「第三波移民潮」雖則危言聳聽,然而政治爭拗熾烈,市民渴望逃避紛擾卻非毫無根據。民調中聲稱移民的人數,往往遠超真正移民的人數,需要小心解讀。肯定的是,如果社會持續撕裂,香港失去的便是溫和理性的中間派,將會進一步激化不同陣營間的矛盾,對執政者絕對是一個警號。

註:詳細報告見http://pathofdemocracy.hk/one-country-two-systems-index/


撰文: 宋恩榮 「民主思路」理事、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
    潘學智 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

香港人中國人身分 相輔相成 明報 2017年8月6日

香港人中國人身分 相輔相成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807/s00012/1502041870217


【明報文章】香港人的身分認同長期徘徊於「香港人」與「中國人」之間,對內地的接納與抗拒被視為「人心回歸」的指標,備受輿論關注。無論在學術界或傳媒,「香港人」與「中國人」兩種身分長期被視為對立。不過,兩種身分二元對立的表象,其實源於傳統民調的問卷設計未能夠準確反映多數市民對兩種身分的雙重認同。民主思路在本年6月進行有關一國兩制的民意電話調查(註),摒棄傳統的問卷設計框架來拆解香港人身分認同這個矚目話題,證明雙重認同為香港社會主流,同時發現「香港人」和「中國人」兩種身分,不單止並不對立,反倒相輔相成。


民調問卷設計的盲點

自回歸前後,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3所知名民調機構開展關於身分認同問題的長期追蹤研究。3所民調機構的問卷設計,都隱然把「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分作二元對立:將身分認同歸類作「香港人」及「中國人」兩種,或者歸類為4種(「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及「中國人」)給受訪者選擇(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問卷)。無論是二擇其一或者四擇其一,都出現「香港人」和「中國人」兩種身分的二元對立,即愈多市民認同「香港人」身分,則愈少人認同「中國人」身分。

針對這個盲點,民主思路在最近的民意電話調查,便以兩條獨立題目詢問市民對「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認同程度。調查結果可以解答兩個長期被忽略的問題:(1)有多少市民同時認同「香港人」及「中國人」兩種身分?(2)「香港人」和「中國人」兩種身分是互相對立抑或是相輔相成?

近年,港大民研亦意識到由於身分認同可能重疊,所以從2007年起加入獨立題目,採用與本研究相似的方法,測試市民對各種身分的認同程度。然而,港大民研並未就以上兩個長期被忽略的問題發表分析。

打破「港人國民身分薄弱」誤解

在電話調查中,市民分別對兩種身分的認同程度以1分至7分來量度(1分代表「非常不認同」,7分代表「非常認同」)。圖1利用散佈圖顯示評分結果,分別為認同「香港人」的程度,和認同「中國人」的程度。4分為中位數,代表中等認同,是縱橫兩軸的原點。在坐標軸右上方的區域,囊括了55.9%對兩種身分都有較高認同(高於4分)的市民,清楚顯示大部分市民同時認同自己既是「香港人」又是「中國人」的雙重身分,打破「港人國民身分薄弱」的誤解。

傳統民調雖然較能辨別主要的身分認同,但如果市民同樣重視(或漠視)兩種身分,不管選擇了哪一種身分,相信也有一定隨意性。圖1顯示有42.7%市民認為「香港人」和「中國人」身分不分軒輊,在傳統民調框架下會感到抉擇左右為難。而且人數最多的3個組別,更是對「香港人」和「中國人」都有較強認同(即給分同為5分、6分或7分),證明回歸以來的追蹤民調一直輕視了大批市民的雙重認同。

增強港人認同有助培養國民身分
「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認同是互相對立抑或是相輔相成?從圖2發現,兩種身分呈現非常顯著的正相關,等級相關系數(rank correlation)為0.132,置信水平達99%。結果代表兩種身分相輔相成,即愈認同「香港人」身分的市民,亦愈認同「中國人」身分,反之亦然。

本土意識因跨境矛盾激化而被社會聚焦,其實本身並不與國民身分對立。兩種身分蘊含不少共同元素,例如血緣、地緣、語言與文化,兩種身分認同相輔相成,其實不足為奇。過去民調設計的盲點,嚴重低估了認同雙重身分的市民。傳統民調認為只有年長、低學歷、建制派市民才較認同「中國人」身分,民主思路卻發現自認既是「香港人」又是「中國人」的,涵蓋從30歲到老年的所有年齡組別、所有教育程度(從小學到研究院)和大部分政治光譜,不但包括中間派及建制派,亦包括民主派。本研究發現,55%的民主派對「香港人」及「中國人」都有較強認同。不過,本土/自決派只有20%對「中國人」有較強認同,青少年(18至29歲)對「中國人」的認同則顯得兩極化:43%的青少年對「中國人」有較高認同(高於4分),39%的青少年對「中國人」的認同卻較低(低於4分),餘下的18%認同程度為中等(4分)。

總括而言,雙重認同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本土/自決派人數不多,只佔樣本的6.4%)。青少年對「中國人」的認同雖然較弱,不過在青少年之中,對「中國人」有較高認同的人數仍然比有較低認同者稍多,我們對培養青少年的國民認同毋須過分悲觀。「香港人」與「中國人」身分相輔相成,增強港人認同感與培養國民身分並非對立,從政者不必避談或刻意貶低本土和國民兩種身分中的任何一種。建立鞏固的雙重認同,方為落實一國兩制的有利條件。

註:詳細報告見pathofdemocracy.hk/wp-content/uploads/2017/07/PoDreportOCTS_20171007_TC.pdf

(編者按:文章標題為編輯所擬;來稿原題為「從民調盲點看『人心回歸』——被忽略的雙重身分認同」)

作者宋恩榮是民主思路理事、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潘學智是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