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首年施政 民情和輿情結構轉變 信報 2018年7月31日

林鄭首年施政 民情和輿情結構轉變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article/id/1903362/

「一國兩制」的理念要「求大同、存大異」,多元社會擁有不同見解是理所當然,面對市民間和輿論上的對抗情緒長期積聚,「大和解」化解矛盾相信是多數市民的願望。新政府聚焦改善民生,着手處理土地房屋等老大難的問題,尤其需要尋求折衷和共識。本文將利用民意調查和大數據技術,從特首民望、民情和輿情變化分析林鄭施政一周年後,社會兩極化氣氛有否緩和。

社會不滿逐漸平息

特首民望常被用作回顧特區表現的指標,反映市民對政府的滿意度和信心,與當時社會氣氛息息相關。香港有兩所知名民調機構定期就特首民望進行追蹤調查,分別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下稱「港大民研」)及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下稱「亞太所」)。為觀察新政府施政一年後所帶來的轉變,我們嘗試比較林鄭月娥與梁振英的民望走勢,發現社會氣氛已經大為不同。

港大民研每兩周調查特首支持度,而亞太所則每月進行調查。從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前者共調查梁振英的評分133次,得分在35.0至56.5之間,後者調查64次,得分在38.6至55.7之間。兩所民調機構的評分接近,整體走勢每況愈下。受免費電視牌照風波及UGL事件影響,2013年11月及2014年10月評分均錄得大幅下跌,2017年1月相信因梁振英宣布放棄競逐連任後,令評分飆升。

從2017年3月至今,港大民研共調查林鄭月娥的評分33次,得分在52.2至63.6之間,最近為55.6分;亞太所共調查16次,得分在53.9至57.8之間,最近為55.5分。港大民研波幅較大,但是兩者評分大致接近,整體平穩。2017年11月,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在泛民議員支持下,獲得立法會9年來首次通過致謝議案,是任內的民望高點。2018年1月,立法會補選參選人被取消資格,是評分跌幅較大的一個月。

比較兩任特首的評分,林鄭月娥顯然比梁振英高出不少,社會投射在特首身上的不滿似乎逐漸平息。為證實民望變化是否顯著,兩所民調機構皆註明評分變化升跌是否達統計上的顯著水平。然而,相關檢驗只限於與上一輪調查作比較,兩所民調機構亦從未分析各屆特首整段任期之間的民望變化。我們將利用另外兩組數據,分別為港大民研的「民情指數」和民主思路的「一國兩制」輿情指數,從民情和輿情的角度判斷林鄭上任後社會政經環境的變化。

衡量民情和輿情

港大民研的「民情指數」反映公眾對政治、社會和經濟環境的概括評價,數據覆蓋1992年至2018年中。「民情指數」旨在「量化香港市民對香港社會的情緒反應,以解釋及預視社會出現集體行動的可能性」,包涵「政通」和「人和」兩個概念,分別由評價整體政府管治表現的「政評數值」和評價整體社會狀況的「社評數值」組合而成。指數以0至200顯示,100代表正常。

民主思路的「一國兩制」輿情指數利用大數據技術去衡量媒體情緒,涵蓋1998年4月至2018年6月報紙文章對「一國兩制」的情緒淨值,從20家本地報章搜集128000多篇報道,逾6400萬字。我們通過電腦運算把文章分解為語例,並計算每段落所包含的正、負面語例數量,每篇文章的情緒評分為各個段落經字數調整後的情緒淨值。「一國兩制」輿情指數為當月所有文章的平均情緒評分,基數月訂為2017年7月,基數為100,以標誌回歸20周年的情況。

報紙只是媒體的一部分,輿情指數不包括其他傳統媒體,也不包括新媒體,覆蓋面有其不足。 但是,由於電視和電台沒有全面的文本數據庫,所以要衡量它們的新聞情緒非常困難。再者,報紙的公信力有受廣泛認可的調查定期評估,然而新媒體的公信力卻沒有可比的評價。

此外,不少報紙也透過網站、手機程式等網上媒介傳播,這些網上媒介的報道與印刷版本大多相同。為確保可靠性,輿情指數採用由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市民對傳媒公信力的評分」為每份報章的情緒評分加權,以大眾傳媒的一個重要部分——印刷報紙,去評估整體輿情。



【圖1】與【圖2】顯示從2011年7月到2018年6月,過去7年間每月的「民情指數」及「一國兩制」輿情指數,涵蓋3位行政長官的任期,即曾蔭權的最後一年,梁振英的5年,以及林鄭月娥的第一年。圖中圓點為實際得分,「民情指數」與特首民望走勢相似,林鄭月娥上任前一直低於100點,且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上任後始超越100點。「一國兩制」輿情指數則在「銅鑼灣書店」事件及旺角騷亂後,於2016年中達到73點的低點,隨後上漲至2018年中的99點。

為判斷「民情指數」及「一國兩制」輿情指數的走勢在各屆特首施政下有否轉變,本文採用最小二乘法計算出最匹配3任特首得分的3組線性趨勢,結果以橫線顯示在【圖1】及【圖2】,並利用鄒氏檢驗(Chow test)測試是否出現結構性轉變(structural break)。

從【圖1】看「民情指數」,曾蔭權最後一年任期由81點下降跌至75點,而梁振英上任第一年的得分維持在相若水平。統計測試顯示,由於曾蔭權與梁振英交接期的得分相近,所以特首換人沒有帶來結構性轉變。

梁振英任期內「民情指數」的下降趨勢明顯,從他施政第一個月的89點降至2017年6月、即最後一個月的66點,跌幅達統計上的顯著水平。林鄭月娥上任後,第一個月急升至106點。梁振英與林鄭月娥的交接期出現結構性轉變,達統計上非常顯著的水平。林鄭月娥首年施政期間,「民情指數」得分在102的低點及116的高點之間上落。2017年6月的得分為108點,稍高於一年前的106點,一年間得分沒有統計上的顯著變化。

從【圖2】看「一國兩制」輿情指數,與「民情指數」的統計檢測結果一樣,曾蔭權任期內輿情指數的趨勢下降,而梁振英上任後維持於低水平,兩者的交接沒有結構性轉變。但梁振英與林鄭月娥的交接卻出現結構性轉變,達統計上非常顯著的水平。

雖然梁振英任期內的輿情指數似乎有逐步攀升的趨勢,不過此升幅主要源自2016年12月梁振英宣布放棄競逐連任而來。公眾得悉特首將會換人後,輿情指數由2016年11月的80點飆升至2017年6月的100點。如果我們剔除2016年11月以後的得分,梁振英任期內的上升趨勢將會消失。林鄭月娥執政首年得分的趨勢輕微上升,但漲幅並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平。

經歷過兩極分化的折騰,社會氣氛重新走向溫和。特首民望的躍升不單源於市民對特區表現的認同,更多少透視他們對新政府正在凝聚的信任。特首由梁振英換為林鄭月娥,民情與輿情兩項指數俱急升,反映統計上非常顯著的結構性變化,印證在林鄭月娥施政下,市民和輿論的情緒同步緩和,重塑溫和政治作為「一國兩制」出路的基礎。

宋恩榮為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所長;潘學智為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

林鄭一周年 溫和政治興起 明報 2018年7月16日


後佔領時代遺留嚴重分歧的政局,政治光譜拉闊,兩極分化加劇。修補社會撕裂是多數市民的共同期望,也是林鄭月娥勝選宣言中的首要工作。新政府施政一周年,能否為社會矛盾降溫?政壇吹起和風,民意厭倦激進,主張溫和政治的「第三條路」有沒有為重建和諧創造條件?
去激進化與溫和政治
雖然林鄭任內發生「一地兩檢」立法、取消立法會選舉參選人資格、社運案件判刑等政治爭議,但是林鄭的管治有不少新猷:政府重新開放「公民廣場」、特首每月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諮詢架構邀請青年成為委員、官方記者會准許純網媒採訪,皆展示願意溝通的決心。林鄭伸出橄欖枝,非建制派也有所回應,結束「不合作運動」、通過首份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更邀請特首出席籌款晚宴等活動。
行政立法僵局緩和,重塑願意對話與妥協的風氣,激進聲音亦逐漸失去支持。「民主思路」自2017年中起,每半年進行有關「一國兩制」概况的民調,至今共3輪調查,涵蓋林鄭的首年任期。附圖為3輪調查各種政治傾向佔成年人口的比例,中間派(包括傾向為「中間派」及無政治傾向的受訪者)一直為最大組別,比例由2017年中的58.4%持續上升至2018年中的61.9%,增加人數達21.2萬,促進溫和政治形成。同期非建制派的比例由28.3%持續下降至25.2%,流失人數達18.8萬,反映政情萌生去激進化,而且原來非建制派的支持者有轉投中間派的初步趨勢。


香港的政治傾向分佈,需要小心解讀。非建制派候選人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獲得54%選票,然而在3輪民調結果中,傾向非建制派的市民一直少於30%。此差距相信是因為不少香港成年人並未登記為選民,或者已登記卻沒有投票。由於非建制派向來更積極發聲,不熱中投票的市民更有可能屬於中間派。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香港有大約480萬名合資格選民,其中已登記選民只有約380萬,當中只有220萬人投票。非建制派候選人在該次選舉取得119萬票,數量不足全港合資格選民的25%,更少於600萬成年人口(不計算外傭)的20%。此數字與民調得來的政治傾向分佈相當接近。
林鄭施政後民情好轉
不過,3輪調查只涵蓋一年時間,單憑短期數據未能斷定以上觀察為確定結果。特首民望多少反映社會氣氛的改變,為追溯及比較往年發展,我們利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每月進行的有關特首民望的調查,以觀察特首民望變化。該調查顯示梁振英最後一年的民望一直低迷,處於約39分至43分之間(100分為滿分);最後一個月更下滑至38.8分的低點,與林鄭上任後維持在約53分至58分水平相比,有大幅差距。而且,在梁振英最後半年任期期間,約有10%市民給予0分的極端負評,相關數字在林鄭上任後銳減至最近的3.7%,社會投射在特首身上的不滿似乎逐漸平息。
除了特首的整體民望明顯上升,民情轉變亦體現在市民對特首各方面表現的評價。中大亞太所今年6月下旬進行另一項電話調查,探討公眾對林鄭各方面表現的評價,發現10項施政表現中,有8項被評為合格(50分為合格),最高分4項依次為「辦事能力」、「值得信賴」、「廉潔」和「包容各方政治勢力」。結果反映民意大致同意在林鄭施政下,不同派別的政治力量能夠共處,印證政治與社會環境走向去激進化與溫和的方向。
非建制派不滿情緒升溫
雖然溫和政治逐漸形成、中間派人數有增長的趨勢,但是從「民主思路」過去一年有關「一國兩制」的民調可以觀察到3個現象,顯示非建制派似乎對現狀愈來愈不滿。原因可能是轉投中間派的非建制派是當中較溫和的一翼,留下的是反對情緒較強烈的一群。首先,非建制派對「一國兩制」下的司法獨立、高度自治、民主發展等8個範疇的評分下降,由3.46分下降至3.1分(10分為滿分),跟大眾由4.88分上升至4.9分的趨勢相反。其次,他們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也下降,由5.16分下降至4.5分,同樣跟大眾由6.63分上升至6.78分的趨勢相反。再者,他們計劃移民海外的比例比一般市民更高:非建制派計劃移民的比例一年間由19%大幅上升至25.2%,一般市民則由13.5%下降至13%。
社會撕裂嚴峻的政局下,要如女媧補天絕非易事。一年以來,民情在林鄭施政下轉趨溫和,「第三條路」的立場逐漸為公眾理解,從前未獲足夠重視的中間派日益增長。雖然整體政治氣候呈現去激進化,不過非建制派不滿情緒卻上升。雖然他們只屬少數,且人數在減少,不過他們熱中於發聲,並在選舉中積極投票,對民意有較大影響力。香港政治鴻溝正在加深,長遠將會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是政府亟需解決的政治問題。

作者宋恩榮是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中文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學智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