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冷戰」:香港的挑戰及機遇 星島日報 2019-05-23

中美「新冷戰」:香港的挑戰及機遇 

  中美貿易戰於去年中開始,不少專家學者估算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和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根據這些估計,貿易戰對中美兩國雖然帶來一定打擊,代價卻並非不能承受;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在一九年,中國總產值的損失為百分之一點六,而美國總產值的損失則為百分之零點九。

  作為經濟學者,筆者並不質疑這些估計,不過中美摩擦的範圍已經從貿易戰擴展至科技戰、金融戰,乃至外交、國防、文化交流及教育等領域;單從貿易戰的角度推算中美抗爭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大大低估了中美抗爭的複雜性和深遠影響。

在兩大陣營夾縫中生存

  早在去年十月中,香港貿易發展局邀請筆者討論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的影響。當時筆者便判斷中美貿易戰已經擴展到國防、安全、意識形態及科技眾多範疇。筆者指出問題的核心是二戰後長達七十多年的美國霸權逐漸步向衰落,要面對中國崛起的挑戰。「一哥」不會被動地接受「二哥」冒起,必然會動用一切手段壓制;是以中美關係肯定是長期對抗。

筆者當時亦判斷全球的數碼及網絡系統將分化成兩大陣營,分別由美國及中國的標準和設備主導,而香港將要在兩大陣營的夾縫中生存、發展及尋找機遇。

  中美對抗的變數甚多,前景難以準確預測,不過相信不會脫離以下的基本大趨勢。首先,經濟全球化的大潮難以徹底逆轉,中美兩國經濟相互依賴甚深,不可能完全切斷所有關係回復昔日「舊冷戰」的局面。中美關係是對抗與合作並存,會出現長期打打談談的局面。

  其次,面對美國壓制,中國會加強科技自主及本土創新;同時會在貿易、投資及科技發展尋找更多元化和更廣泛的國際合作方式及合作夥伴,廣交朋友,避免過度依賴美國。總括而言,中國面對美國壓制的策略是進一步改革開放而非閉關自守。

  美國的科技水平遠高於中國,中國的經濟發展亦面對轉型的困難;面對貿易戰,中國的損失遠多於美國;不過中國承受痛楚的能力也遠高於美國,況且特朗普要面對選舉,中國則擅長持久戰;一旦貿易戰擴持日久,對特朗普的選舉將有不利影響。

  香港雖然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也有不少機遇。首先,面對美國的長期壓制和圍堵,中國將更加需要香港。其次,作為中國最開放的城市,香港能在中國的進一步改革開放中發揮重要作用。

兩國更需要香港作為聯繫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各國的大企業,包括美國的企業,都不能放棄這個市場。香港的美國商會,是美國海外最大的美商會,反映了中國市場對美國的重要性。在中美對抗的形勢下,美國的企業在中國的市場將長期處於劣勢;是以美國的大企業更加需要利用香港的聯繫克服其劣勢。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現代服務業樞紐及法律仲裁中心,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外國企業進入中國的主要平台。在中美對抗的形勢下,香港對各方的功能將更加難以取代。歷史上香港一直在東、西兩大集團的夾縫中生存和發展。關鍵的問題是:這一代的香港青年是否能夠應對香港目前的挑戰及抓緊當前的機遇?

宋恩榮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起樓畀大陸人住 」是反對派萬能key 星島日報 2019-05-09

七年前的一二年九月,政府就東北發展計畫進行公眾諮詢,當時范國威、陳志全、梁國雄及張超雄等泛民議員,把東北發展妖魔化為「深圳後花園」、「雙非城」、「割地賣港」,甚至「將中港融合程度,推向回歸十五年的新高」等等;總之,東北發展的「罪狀」是「起樓畀大陸人住」。他們發動市民抗爭,誓要推倒政府的方案;並在一四年帶領村民衝擊立法會,其中十三名涉及暴力衝擊的示威者因此被判入獄。

所謂「深圳富豪城」的罪名,明顯是莫須有。東北發展有七成房屋是公屋;如果深圳富豪要買香港豪宅,也會買港島半山甚至山頂的豪宅,為何要在偏遠的新界東北買樓?七年後的今天,香港房屋嚴重短缺,私樓呎價高達二萬元。東北發展將為約十九萬人提供居所,明顯是為了香港而非深圳的需要。當年泛民反對東北發展的口號,明顯是「一味靠嚇」。

「一味靠嚇」阻東北發展

到了去年,政府提出「明日大嶼 」願景,可以居住七十萬人以上,計畫十四年後便有首批居民入伙。坊間不少論者把「明日大嶼 」妖魔化,認為是為新移民而建造。他們的「論據」十分簡單:單程證的配額每天是一百五十人,即每年約五萬五千人,十四年便是七十七萬人,與「明日大嶼 」計畫的人口相若。「起樓畀大陸人住」,成為反對增闢土地的萬能key。

「起公屋畀新移民住」的指控同樣是莫須有。根據房屋署的統計,在過去五年(一三/一四至一七/一八),新增公屋申請個案共有十一萬九千宗,其中一萬九千宗申請的家庭成員有新移民;佔整體新增公屋申請個案只有一成六不到。此外,新移民來港絕大部分是家庭團聚,他們多數會入住本來已經在香港居住的家庭的居所(私樓或者公屋),不會獨佔一個單位。 增加一個新移民,不會相應增加一宗公屋申請;反之,減少一個新移民,也不會減少一宗公屋申請。

在反對派的論述中,反對新移民及反對中港融合,是解決香港一切問題的萬能key,包括醫院逼爆、房屋短缺及公共交通擠逼等等。 其實在近二十年間,新移民的質素已經不斷提高:教育程度達大專或以上者由百分之五升至二成一,主要家庭收入來源靠政府援助的則由一成一下降至百分之五;居住於私樓(租或自置)單位的人數比例由一成八上升至四成四。

新移民對經濟有顯著貢獻

筆者曾多次強調,新移民對香港經濟有顯著貢獻,是香港的寶貴資產。香港面對生育率下降、人口老化及勞工短缺等嚴重問題;根據香港統計處的估算,就是維持現時單程證的配額,香港的勞動力在幾年內便會到達頂峰,之後便會出現負增長,勞工短缺會愈來愈嚴重,香港的經濟撫養比率也會不斷上升;在二○四三年後,香港的總人口也會下降。新移民比香港本地人年輕,勞動參與率亦顯著比本地人高;沒有新移民的生力軍,香港經濟將會陷入日本式的長期停滯。

近日李柱銘就「明日大嶼 」提出質疑,認為「明日大嶼 」的真正動機是促成與內地的融合,來「蠶食特區的核心價值」,融合後「一國兩制」肯定是名存實亡、邁向「一國一制」云云。香港填海竟然會導致「一國兩制」消失,李柱銘的想像力可謂十分豐富。由此觀之, 泛民已經成為人肉錄音機,「一味靠嚇」的策略,多年來只是不斷重覆。

宋恩榮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港青對北上大灣區發展轉趨積極 信報 2019-05-08

粵港澳山水相連,三地的民間往來和經濟聯繫由來已久。隨着高鐵通車及港珠澳大橋啟用,節省鄰近城市的通勤時間,令升學、工作、居住、退休等跨境生活模式愈趨可行。

不過,當政商界不遺餘力地推廣大灣區機遇時,民間似乎未有積極響應,形成官熱民冷的對比。究竟市民會不會因為這個國家級規劃而考慮北上發展?尤其是大灣區以創新為主軸,聚焦青年創業,年輕人的意願更加值得關心。

市民支持參與大灣區發展

民主思路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每半年進行隨機抽樣的電話調查,發布「一國兩制」指數定期追蹤「一國兩制」的實施概況及其他熱門議題,自2017年中迄今已完成四輪民調。最近兩輪民調於去年年中及年底進行,針對市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取態加入新調查題目,能夠了解這半年間市民取態的轉變。

我們首先詢問市民對大灣區的認識程度。由以10分為滿分,平均分由2018年中的3.85分上升至年底的3.94分。雖然熟悉程度在半年間有所提高,但市民對大灣區的認識不算深入,仍須更多宣傳。

我們進一步詢問市民是否支持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表示支持的市民在兩輪調查均佔大多數,同樣以10分為滿分,平均分由6.3分微跌至6.27分。雖然錄得降幅,但整體仍然傾向支持,而且不同年齡群組之間無顯著差異,證明輿論一般認為青年較為反對大灣區發展的說法並不成立。

如按政治傾向劃分,建制派對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的支持度較高,且正在上升,評分由8.1分增長至8.7分,升幅達到統計上顯著水平。溫和派傾向支持,兩輪評分皆是6.4分。這兩個派別佔成年人口超過四分之三,共同認為香港應該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然而,非建制派支持者的態度轉趨負面,評分由5.4分下跌至4.6分,由傾向支持轉為傾向反對。他們部分人認為大灣區將會削弱香港的自主權,值得政府釐清。

青年北上意願最低攀至最高

在社會開始探索大灣區機遇的時候,我們嘗試觀察市民會否考慮前往大灣區其他城市居住或發展。附【表】顯示最近一輪調查中,只有13%的市民會考慮,13.4%或者會考慮,但62.6%不會考慮。

必須留意的是,無論在任何地方,願意前往境外居住、就學、工作或退休的人向來也是少數,所以考慮北上的市民數目孰多孰少,不宜就此定論。不過,比較兩輪調查,「會考慮」前往的輕微上升,「不會考慮」的輕微下降,慢慢向考慮北上傾斜。

青年(18至29歲)北上的意願更有顯著變化。在2018年中的調查,只有8.1%的青年會考慮前往大灣區其他城市居住或發展,是比例最低的年齡組別。6個月後,青年的取態急轉。

至年底,14.9%的青年會考慮前往,是比例最高的年齡組別;48.8%不會考慮,是比例最低的年齡組別。青年的不願意度淨值大幅下降19個百分點,跌幅達統計上的顯著水平。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今年2月中發布,我們的調查在《規劃綱要》發布前進行,相信普羅市民未充分了解大灣區的發展藍圖,所以多以觀望態度對待。

中大亞太所在《規劃綱要》發布後,於2019年3月再進行調查,發現「會去」和「不會去」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或工作的市民,分別為37.8%和41.8%,比數接近,顯示大灣區的機遇有一定吸引力。

市民廣泛支持香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考慮前往區內其他城市發展的人數尚少,卻正在增加。年輕人偶爾抱怨香港居住空間狹窄、職業選擇單一,他們適應力強、移動力高,減少抗拒回內地發展也是合理的選擇。

雖然轉趨積極只是初步表態,始終北上發展是個人意願,由社會經濟因素決定,不得不經過事業前景、工資水平、生活環境等實際考慮才會付諸實行,但是在大灣區自由流動這種生活模式,對願意開拓其他機會的市民而言,無疑是多一個向外闖的選擇。 



宋恩榮為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亞太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潘學智為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副研究員

港人務實 延續「一國兩制」跨派共識 經濟日報 2019-05-01

基本法承諾「一國兩制」50年不變,2047年後是否繼續實行「一國兩制」乃關乎香港前途的關鍵議題。雖然基本法也未明言50年後必須轉變,不過懸而未決的「二次前途問題」日漸逼近,引發民間不同的想像。一個極端鼓吹「港獨」,實行完全自治,另一極端追求「一國一制」,由中國直接管轄。不少人相信兩者皆屬小眾想法,是以我們嘗試透過民調去認清社會共識。

民主思路在香港回歸20年之際推出「一國兩制指數」,定期追蹤一國兩制的概況,並每半年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進行隨機抽樣的電話調查,自2017年中迄今已完成4輪民調。在2018年12月最新一輪民調,提出兩條新題目去衡量市民對2047年後繼續實行「一國兩制」的取態,結果見表1和表2。

77%支持 2047年後續行一國兩制

表1是香港市民認為應否於2047年後繼續實行「一國兩制」的意見。絕大部分市民(76.5%)表示同意,只有少數不同意(8.1%),其餘人士(15.4%)表示「不知道」,證明2047年後繼續實行一國兩制得到廣泛支持。

民調也詢問市民的政治傾向,發現溫和派、非建制派、建制派依次佔成年人口的64.1%、21.7%及11.3%;非建制派可進一步細分為民主派及其他非建制派(主要為本土派和自決派),依次佔成年人口的16.6%以及5.1%。從民調結果可見,溫和派代表社會大多數,非建制派和建制派皆為小眾。

一國兩制 成港前途問題期望

就是按政治傾向區分,不同派別對繼續實行「一國兩制」的支持度依然高企。從表1可見,建制派、溫和派和民主派對此的支持度極之相近,介乎77%至79%之間。縱使本土派和自決派對「一國兩制」常有批評,以這兩派別為主的「其他非建制派」仍然有71.9%同意繼續實行「一國兩制」,為數可觀。

2047年後繼續實行「一國兩制」是香港整個政治光譜的共同目標。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曾於2016年及2017年進行兩輪電話調查,關注2047年後的香港前途問題,詢問市民支持或反對香港維持「一國兩制」,支持度由69.5%微升至71.2%。雖然這項民調與民主思路的問卷用字有所不同,結果不宜直接比較,但兩者均反映「一國兩制」是多數市民對香港前途問題所期望的答案。

在民主思路的調查中,如果市民同意於2047年後繼續實行一國兩制,訪問員會進一步邀請他們從下列清單中選出有利於2047年後繼續實行一國兩制的條件,包括:「維持高度自治」、「經濟維持繁榮穩定」、「政制進一步民主化」、「完成23條立法」及其他(可選擇多於一項)。

有利條件 維持高度自治繁榮穩定

表2按政治傾向,顯示市民選擇各條件的比例。整體市民的選擇頗為務實,「維持高度自治」(33.6%)和「經濟維持繁榮穩定」(31.3%)為首兩個選項,支持度非常接近。「政制進一步民主化」(19.5%)是相對次要的第三個選項。「完成23條立法」(6.5%)排列最後。

如按政治傾向劃分,市民的選擇則呈不同的分布。「維持高度自治」為民主派(35.1%)及溫和派(35.1%)的首要選擇。然而對建制派而言,「經濟維持繁榮穩定」(38.2%)比「維持高度自治」(21.9%)更重要。

「政制進一步民主化」是以本土派和自決派為主的「其他非建制派」之首要選項(40.4%),但也是建制派排列最後的選項(10.7%)。「完成23條立法」為溫和派(5.5%)及民主派(0.6%)排列最後的選項,但較受建制派重視(21.7%)。

「維持高度自治」及「經濟維持繁榮穩定」為不同政治派別的牢固共識,而「政制進一步民主化」及「完成23條立法」則較具爭議性。

溫和派是大多數,他們的選擇代表社會主流價值。他們重視「維持高度自治」(35.1%)及「經濟維持繁榮穩定」(32.7%),次要選項是「政制進一步民主化」(17.6%),「完成23條立法」則遠遠屈居榜尾(5.5%),說明主流民意並不重視維護國家安全;就是對建制派來說,「經濟維持繁榮穩定」(38.2%)也明顯比「完成23條立法」(21.7%)重要。

維護國家安全 建制與非建制矛盾

香港經歷了150多年的殖民地統治,歷史上香港人是「化外之民」,市民並不重視維護國家安全;不過,對於任何國家的國民,維護國家安全是基本的國民責任。維護國家安全,是「一國」與「兩制」及建制派與非建制派之間的重要矛盾;國歌法立法、修訂逃犯移交條例,以及完成23條立法眾多爭議的核心正是維護國家安全。

無論激進抑或保守,所有政治派別的主流期望均為延續「一國兩制」,不過我們的調查同時發現,市民對現時「一國兩制」的現況評價並不高:按0分至10分的尺度,市民的綜合評分只有4.84分,稍低於中位數5分。

正如任何史無前例的制度一樣,「一國兩制」實踐時遇到困難與挑戰實屬意料之中。為何市民對「一國兩制」的現況有保留的同時,仍然廣泛認同於2047年後延續這樣的制度?顯然香港市民取態務實,清楚知道其他選項並不可行,不過他們對現狀的憂慮亦不容忽視,情況值得執政者警惕。

香港市民對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國民責任並不重視,有其歷史因素,需要時間化解。相信這個矛盾終有緩解,社會的尖銳對抗也將降溫。佔中的案件判刑,標誌一個歷史階段已經過去:違反者承擔罪責,是法治社會的起碼要求;對抗爭者來說,也是求仁得仁。香港社會需要以理性和務實的態度尋找前路,超越佔中迄今長達5年的對抗。

展望未來,離「2047大限」尚餘不足30年,延續「一國兩制」既然是跨派別的共識,各政黨應該本着「求大同、存大異」的精神,莫讓討論失焦,專注營造有利於2047年後繼續實行「一國兩制」的條件。



宋恩榮 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亞太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潘學智 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