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對港經濟貢獻有多少 信報 2014年4月28日

自由行對港經濟貢獻有多少

自2004 年以來,內地自由訪港旅客增長迅速,雖然對經濟有所貢獻,但也帶來擠擁及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自由行旅客數目龐大,可是根據最近的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其對2012 年所得或增加值的貢獻只有總產值的1.3%。

自由行究竟有多少經濟貢獻,輿論對此已有不少討論,有論者認為自由行的弊大於利,也有人認為官方的統計低估自由行的利益,除了自由行產生的直接增加值之外,也應包括它的「漣漪效應」及對「相關行業」(如零售、交通)的貢獻。

為了釐清自由行旅客的經濟貢獻,筆者特別進行一項有關入境旅客經濟貢獻的研究,這項研究採用主流經濟學的方法,把旅客的經濟貢獻(包括對所得和就業的貢獻),細分為內地旅客和非內地旅客的貢獻,並把內地旅客的經濟貢獻再細分為自由行旅客和非自由行旅客的貢獻(見【表】)。

須從旅客消費着眼

香港政府只估計所有旅客和自由行旅客的經濟貢獻,並無估計其他類別旅客(非自由行旅客、內地旅客或非內地旅客)的經濟貢獻。

香港眾多服務行業(例如零售、交通運輸)均同時服務本地客和旅客,是以「旅遊業」的界定,須從旅客消費着眼。2012 年,旅客消費集中於四個行業:71%用於零售業、13%用於住宿、9%用於餐飲、餘下8%用於其他服務。從下列兩項資料便可估計旅客消費的經濟貢獻:

一、旅客在上述每一行業的消費(資料來自旅發局的旅客調查);

二、每個行業每1 港元消費帶來的經濟貢獻(資料來自統計處的行業調查)。

官方估計未夠準確

本研究估計2012 年各類旅客產生的直接所得(增加值)及就業人數,結果見【表】。全部旅客消費為總產值的11.8%,其對增加值的貢獻只有總產值的3.9%;旅客的消費偏重零售業(即購物),出售的商品大部分屬於進口,產生的利益較低。

自由行旅客產生的增加值佔總產值1.4%,比官方估計的1.3%稍高,其產生的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2.4%,比官方估計的3.1%低很多。官方估計於今年1 月發表,未能採用統計處於今年2 月的更新數據,是以本研究的數據應較準確。

自由行旅客帶來的總增加值為272 億港元,非內地旅客則為314億元;若考慮人均增加值,自由行帶來的人均增加值為1175 元,比非內地旅客的2293元少49%。

總括來說,無論旅客人數、消費總額或人均消費額,自由行旅客都要比非內地旅客為高,可是其產生的增加值(無論總量或人均值)卻比非內地旅客為低。

高消費低增值成因

我們的研究發現,導致上述自由行旅客高消費、低增值的原因有二:

一、與非內地旅客比較,自由行的消費模式更為偏重零售業,購買的商品大部分屬進口貨,產生的增加值較低;相反,酒店住宿開支佔非內地旅客消費最大比重,而酒店服務業的增值率是最高的(2012 年零售和酒店服務業的增值率分別為每1 港元消費產生0.17和0.66元增加值)。

二、除了在香港本地的消費,旅客須要在外地支付來港的跨境運輸,對香港也有經濟貢獻(例如飛機要使用香港機場)。自由行旅客大多從羅湖或其他陸路口岸入境,非內地旅客則大多乘坐飛機來港,航空交通所產生的增加值比陸路交通為高。

我們估算出2012 年非內地旅客在跨境交通支出所帶來的增加值為65.5 億港元, 是自由行旅客(13.78億)的4.75倍。

上述兩個原因,正是導致自由行旅客高消費、低增值的結果。

自由行帶來新職位

從總量來說,我們估算出2012年自由行旅客直接產生8.6 萬多個職位,非內地旅客直接產生7 萬多個職位,比自由行少1.5 萬多個職位(或18.2%)。不過,從人均值看,每一千名自由行旅客只帶來3.74 個職位, 而每一千名非內地旅客則產生5.17 個職位,比自由行高38%。兩者差異同樣源自兩類旅客的消費模式及跨境運輸方式。

我們要指出的是,不論旅客類別,入境旅客對香港的總產值及總就業人數的貢獻都不大,所有旅客產生的增加值只佔香港總產值的3.9%,而創造職位亦只佔香港總就業人數的6%。

雖然入境旅客在存量方面(總產值及總就業)的貢獻不大,但對就業增長的貢獻卻甚大。入境旅客產生的職位增長迅速,而香港總就業人數卻增長緩慢;從2007 至2012 年這五年間,香港總就業人數從348 萬人增長至366 萬人,增加5.2%(或18 萬人);同期,入境旅客產生的就業人數從16 萬人增長至22 萬人,即增加38%(或6 萬人),自由行旅客產生的就業人數則從4.1 萬人增長至8.6萬多人,增加110%(或4.5 萬多人)。

香港從2007 至2012 年五年間的就業人數增長,當中33%源於入境旅客,而自由行旅客更貢獻26%新增就業人數。在對總就業人數增長的貢獻而言,旅遊業位居四個主要行業之首。

直接與相關貢獻

我們計算入境旅客的直接貢獻,已包括旅客在所有相關行業的消費(例如零售、住宿、餐飲和交通等)產生的貢獻。本研究結果顯示,旅客消費對零售、住宿和餐飲服務業的貢獻頗大。從增加值看,2012 年所有旅客消費產生的增加值分別佔上述三個行業各自總增加值的31.7%、91%和20.4%;從新增職位看,則分別佔三個行業各自總增加職位的31.5%、107.4%和19.8%。

香港政府估計旅遊業帶來20餘萬個就業職位,這個估計已包括入境旅客消費在所有相關行業創造的職位。香港部分論者錯誤地認為政府的估計沒有計算相關行業的貢獻,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便以為應該在官方估計之外,再加餐飲、零售、運輸、物流等行業的就業,結果是大幅高估旅遊業創造的就業。姚思榮曾表示旅遊業創造的就業「保守估計60 幾萬,仲有人講係100 萬」(見「港人港地」3 月18 日《政論擂台:自由行對香港就業貢獻有多少?》)。

近年香港旅客人數激增,一方面令旅遊區店舖租金飛漲,得益的是地產商和連鎖店集團,受害的是小商戶,對所得分配有壞影響;另一方面,旅遊業產生大量職位,特別是低技術的職位,改善底層的所得分配。我們須要更詳盡的研究,才能清楚判斷旅遊業對所得分配的總體影響。

未有計及界外效應

最後,本研究只估計旅客消費創造的直接增加值和就業人數,而未有計及界外效應,例如過度擠擁可引致高昂的界外成本。

另一方面,自由行的界外利益雖然並不顯著,卻是十分重要——自由行可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從而促進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融合,其界外利益惠及供給、需求和投資等三方面。

由於自由行可降低兩地交往的成本,香港企業可以較容易聘請內地專才(對供應方面的利益),內地消費者會較多消費香港出口的服務(對需求方面的利益),內地投資者也會增加其在香港的投資。

總括而言,界外成本源於接待旅客的容量不足,如果政府能有效擴容,自由行的界外利益便可能超越其界外成本。

宋恩榮為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所長;高日明為博士後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