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選抉擇: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
中大經濟系客座教授、13學者方案倡議人之一 宋恩榮
人大常委會已就普選行政長官作出決定,其提名門檻甚高。不少市民,特別是泛民朋友,感到失望甚至憤怒,筆者對此十分理解。但此關鍵時刻,香港市民需要冷靜思考是否接受人大決定,否則只有原地踏步。按過去各種民意調查,即使候選人由提名委員會揀選,多數市民仍然願意進行普選(所謂「袋住先」)。人大「落閘」後,市民的意見是否有變化?筆者倡議特區政府應牽頭委任具公信力人士,進行大規模、客觀及科學的民調,了解市民的意見。泛民朋友不應在未清楚了解市民的意見之前,便匆匆作出結論。
前進一步勝原地踏步
筆者認為前進一步總勝過原地踏步。13學者中的雷鼎鳴教授曾清楚論證,只要特首有固定的任期,再加上一人一票,選民便可以踢走不稱職而希望連任的特首(即票債票償),這是民主的核心,其他的都是次要。
普選的權利一旦給予港人,便難以收回。若我們今天放棄這權利,2047年是否可以得到?「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而且只有在實行特首普選的前提下,才有憲制空間討論立法會的改革,否則連立法會的改革也放棄。
香港特首的普選,對全中國也是歷史性的一步,將是中央管轄的33個省級單位的首個行政首長選舉,對推進中國民主進程有劃時代的意義。
香港須與中央重建互信
今天香港社會嚴重撕裂,香港與中央的互信也幾乎蕩然無存。若香港民主能有進一步發展,香港必須與中央重建互信。進行特首普選,是彌補撕裂和重建互信的第一步。拆互信容易,而重建互信則要漫長努力,不走出普選的第一步,也不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如果香港市民普遍接受在人大決定的框架下進行普選,筆者希望泛民朋友能放下成見,承擔歷史責任,按民主精神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