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清楚知道香港輿論認為政府的封關措施拖泥帶水,筆者對此並不質疑。這些對政府的批評俯拾即是,毋須筆者「加多把嘴」。不過,香港政府封關拖泥帶水是一回事,封關是否能夠有效抗疫卻是另一回事,需要科學和理性的分析。
本文從確診案例的源頭進一步論證全面封關是否有效。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對香港所有確診的案例皆有詳盡分析,筆者從這些資料追蹤香港確診病例的源頭是否與內地訪港的旅客有關,結論是全面封關的作用有限,難以阻止病毒傳播。此外,因為香港政府在2月25日宣布對南韓全面封關,本文亦會詳細討論政府對南韓和內地封關是否持雙重標準。
坊間論者的所謂全面封關,一般是指禁止內地人進入香港,並不禁止外訪的香港人回港,因為港人有憲法權利進入香港,並無法律可以禁止。
「封關非抗疫關鍵」主要論點
筆者在該文強調:「無論從新加坡的經驗(一早全面封關,疫情仍然嚴峻),澳門的經驗( 迄今無有效封關,卻成功控制疫情)或者從香港現階段新增病例的感染源頭來看,全面封關根本不是能否成功抗疫的關鍵因素」。
從最近幾天的發展,我們還可以加上意大利的經驗:意大利早於1月31日停止所有到中國的航班,比新加坡在2月1日實施全面封關還早了一天,然而意大利還是不能防止疫情在本土大幅傳播。
筆者亦強調,香港不單止關閉大部分關口,亦從2月8日開始強制所有從內地入境的旅客(包括香港居民)隔離14日。從此內地入境的旅客大幅下降,從1月的每日平均十多萬人下降至平均約一千多人,下降了99%。「從入境旅客人流計算,香港並非全面封關,卻是99%有效的封關」。
筆者同時指出,近日「來自內地進入香港的人流,有九成是香港居民……所謂全面封關的實質意義,只是禁止每天約一百個內地旅客,對每天一千個來自內地的香港人仍然中門大開。所謂全面封關是抗疫的最關鍵因素,只是自欺欺人」。
一早全封便不會本土傳播?
坊間論者不斷強調,如果香港一早全面封關,便不會有輸入病例,也不會有本土傳播。這個論調邏輯上看來很正確,實際情況卻遠為複雜。
香港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到2月26日為止,香港共有91人確診,其中23人為輸入個案,44人為本地個案,還有24人為「可能本地個案」。
23個輸入個案中,8個與內地訪客相關,其餘15個與回港港人相關。換言之,入口病例的源頭大部分是回港港人而非內地訪客。就算沒有內地訪客,回港港人已經足已引發大規模的本地傳播。
8個與內地訪客相關的案例牽涉7個內地旅客,皆來自武漢,他們到港後全部確診,並傳染了另外一位家庭成員。理論上如果香港一早全面封關,這些個案便不會發生;關鍵問題是「一早」要早到什麼時候?
香港第一個確診案例在1月23日出現,上面提到的7位武漢訪客,全部在1月22日或之前已經入境,除非香港在第一個確診案例發生之前已經全面封關,否則這8個輸入案例無法避免。
香港對湖北的封關措施其實相當迅速:香港在1月24日(一天之後)暫停往來湖北武漢的航班和高鐵,並在1月27日禁止所有來自湖北的非香港居民入境(澳門也在同日採取類似措施),此後香港便沒有發現由內地訪客傳染的案例,不過之前的8宗輸入案例依然無法避免。
在第一個案例出現之前已經全面封關,理論上固然有可能,不過世界上恐怕沒有如此英明神武及未卜先知的政府。新加坡政府一向以高效聞名,新加坡在1月23日出現第一宗案例,在2月1日( 8天之後)對中國全面封關;不過封關之前病毒已經在新加坡本土扎根並出現本土傳播,疫情至今未受控制。
香港強制檢疫是否有效?
意大利在1月31日首先出現確診病例,並在同一天取消所有與中國的航班,行動不可謂不神速;卻仍然無法防止大規模的本土傳播;首先確診的中國遊客在確診前8天已經到達意大利。換言之,歷史一早已經寫在牆上。
如前所述,從2月8日開始,所有從內地入境的人要強制隔離14天,不單止包括每天約100個內地訪客,也包括每天一千多個回港港人,主要通過在家中或者在酒店隔離。這個措施至2月26日已經實行19天,共有2萬多人被強制隔離。不少論者指出這個措施需要被隔離者自律,而事實上不少人並沒有嚴格遵行隔離安排,這個措施效用成疑。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指出,強制檢疫安排後,內地來港人流下降99%,是99%有效封關,還有1%需要在香港強制隔離;這1%的人的確有可能引起新的感染。不過,從2月8日至26日的19天,香港的新增病例共有50宗,並無任何一宗來自被強制隔離的人。
香港的91個確診者,除了23個輸入個案和44個本地個案,還有24個「可能本地個案」,這24人的感染,可能來自外地接觸,也可能來自本地接觸。確診者全部是港人,他們多數有外遊紀錄,例如到訪過東京、澳門或者珠三角地區。這些地方不如湖北高危,也有可能帶來感染。不過,就是港人在外地而非香港感染,針對內地人的「全面封關」也不可以解決這些案例。
「可能本地個案」
這24個確診者之中,最有名的是「鑽石公主號」80歲的吳伯,他一度被視為該郵輪的源頭病人。他在1月10日曾經到深圳數小時,在1月17日從香港飛抵東京,在20日於橫濱上船,23日在船上發病,於25日返港,並於2月1日確診。他染病的源頭可能是深圳、東京、「鑽石公主號」或者香港,是以被劃入「可能本地」個案。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最新報告指出,「鑽石公主號」早於1月20日已經有兩名旅客病發,比香港吳伯1月23日病發更早,吳伯未必是源頭病人。從最新的資料來看,吳伯及其他7個在「鑽石公主號」上感染的港人一樣,皆為「回港港人」的輸入個案,這些個案並非全面封關可以解決。
香港政府在2月24日的記者招待會宣布禁止來自南韓的旅客入境,當場有記者質疑廣東的確診病例有一千多宗(是湖北省以外全國最高),為何政府不對廣東封關?
港府對內地南韓雙重標準?
其實香港政府對南韓封關而不對廣東封關的理由十分充分。截至2月26日,南韓的累積病例為1595宗,當日新增病例有334宗;廣東的累積病例為1347宗,當日新增病例為零。廣東人口有1.3億,南韓人口只有5000萬。南韓每千萬人口平均有319宗累積感染,廣東每千萬人口平均有104宗累積感染,累積感染率不到南韓的三分之一;至於新增病例的感染率,兩地的分別簡直是差天共地。從新增病例來看,南韓的風險已經直逼湖北。
此外,南韓與廣東入境香港的安排也截然不同。廣東到香港的人流主要是自由行及商務簽注,這些簽注只可以在香港逗留7天。因為香港實施14天的強制隔離,這些簽注都無法入境。南韓人來港卻享有在香港逗留40日的免簽證安排,是以14天強制隔離無法防止南韓旅客入境,香港唯有對南韓封關。
封關及減少社會接觸皆為抗疫的重要手段。筆者在上一篇文章指出,澳門封關遠不如香港嚴謹,不過在澳門的情況下,關閉賭場卻是十分有效的減少社會接觸手段,澳門控制疫情也十分成功。
抗疫手段:封關與減少社會接觸
意大利的確診病例已經達到470宗,並且向不少國家輸出感染,包括奧地利、克羅地亞、瑞士、希臘,非洲阿爾及利亞及南美的巴西等。歐盟的衞生專員明確表示,不贊成對意大利封關,封關亦非有效手段。
最近美國疾控中心的專家警告,疫情在美國及全球傳播恐怕無可避免。隨着疫情迅速在全球傳播,愈來愈多專家認為封關無法應付全球傳播,減少社會接觸的手段日益重要。
宋恩榮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