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粵港澳大灣區內部阻力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1540563/%E5%A6%82%E4%BD%95%E5%85%8B%E6%9C%8D%E7%B2%B5%E6%B8%AF%E6%BE%B3%E5%A4%A7%E7%81%A3%E5%8D%80%E5%85%A7%E9%83%A8%E9%98%BB%E5%8A%9B
中港矛盾持續惡化,兩地融合鬧得沸沸揚揚。政治問題終須政治解決,要修補撕裂少不免要一場大和解。粵港澳大灣區被載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港澳珠三角城市群將會協同發展,發揮地緣優勢,與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等世界級灣區經濟看齊。
香港多項大型跨境基建將於近年落成,硬件充足亦需軟件配合。面對深層次矛盾,本文不從政治角度出發,希望用社會經濟方式,克服香港的內部阻力,使香港立足於國際競爭的舞台。
舊金山灣區是高科技創新的先鋒,紐約灣區是全球金融業的中心,東京灣區是先進製造業的基地。灣區經濟既有共同特徵也有共同問題,在成為國家經濟核心的同時,高度集中的經濟活動吸引國內外投資,推高地價和生活成本。香港擁有自由開放的市場,憑其現代服務業樞紐的地位,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內不可能在聚集效應中獨善其身,脫離整體經濟趨勢。
香港地價高企眾所周知,不過其他灣區城市的樓市問題亦不容小覷。美國顧問公司Demographia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中,香港連續7年被評為全球第一難,三藩市第九,紐約第二十一,東京第三十六。頻繁的經濟活動也拉高日常消費水平,跟據經濟學人智庫2017年度的《全球生活成本調查》,香港的生活開支排名全球第二高,東京第四,紐約第九,三藩市第三十二。
深度融合考驗承受能力
港澳服務業發達,不管是港澳特區為了搶先開發內地市場,抑或是廣東省希望帶動珠三角產業轉型,服務業融合將會是互惠互利的合作焦點。有異於商品貿易,放寬出入口管制、通關便利化對服務業融合並非最重要,跨境服務貿易要高度自由化必須加強人員流動。緊密的人員交流卻會令生活環境更為擠迫。運輸署資料顯示,香港每天過境旅客已由2003年的35萬人次倍升至2016年的81萬人次;在口岸處理、交通載客、住宿接待,旅遊設施等方面都考驗着城市的負荷能力。
受惠於跨國公司、中資機構、民營企業陸續設立亞太總部或地區辦事處,香港已具區域CBD的雛形。發展總部經濟的過程把市場銷售、研發設計,財資服務等高增值環節保留在本地,加工製造則向外地遷移。一方面替香港累積資金、人才和技術,另一方面導致企業互相競價,結果就是商業成本愈來愈高。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現時寫字樓和零售舖位的租金增幅均比2003年高出3倍。
與其他城市或州份之間的合作不同,廣東省與港澳特區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社會和法律制度,銜接過程將會比其他灣區城市群產生更大阻力。總結不同國家經驗,相對獨立的政體一般更抗拒區域融合,因為社會內部與外來政體的摩擦,令自治權須要妥協,也會因為面臨更多專業人才與低技術勞工的競爭,令就業機會受到挑戰;亦會因為商家財團與受薪階層的矛盾,令發展成果分配不均。
2013年,新加坡有一場被稱為立國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背後原因便是抗議政府增加移民數目。移民問題是社會經濟問題,如果政府不能疏導人口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民間怨氣只能用政治方式去表達。不少隨着中港融合而衍生的現象,例如雙非嬰、水貨客、自由行,也從社會經濟層面演變成政治議題。
城市擴容應付地價高企
香港要容納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經濟利益,適度擴容是紓緩擠迫問題的辦法。然而,高鐵、港珠澳大橋和蓮塘口岸將於近年落成,機場「三跑」自去年起動工,皇崗口岸也於明年由深圳重建,相信短期內香港對跨境設施的需求已大大減少。與此同時,建築工人短缺及老化問題嚴峻;建造業議會估計,香港中短期將欠缺10000至15000名熟練技術工人,現時註冊工人平均年齡亦達46歲,香港再興建大型基建工程的條件也更加困難。
因此,城市擴容的重點不在於開拓空間,而是要充分利用相繼投入服務的基建項目,為經濟活動分流,突破發展瓶頸。以爭取在今年年底完工的港珠澳大橋為例,大橋出口鄰近機場運輸及陸路交通,專注物流業務,有助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客貨流量。聯同亞洲國際博覽館和機場島北商業區,橋頭經濟有望發展成集會展、商務與物流於一身的北大嶼山走廊。
老大難的房屋問題因灣區經濟而加劇,只有增建公營房屋才能滿足殷切的住屋需求。輿論經常利用新加坡的組屋和香港的資助房屋作比較,指出香港居住在公營房屋的人口只有45%,遠遠不及超過80%的新加坡。雖然新港兩地政策方針有結構性差異,難以直接比較,但無可否認的是新加坡政府投放了更多資源去安置新增人口,所以在輸入勞動力時,可以制定更進取的措施。
為了應付屢創新高的樓價,自置居所的步伐需要加快,讓更多市民成為業主,享受高地價帶來的資產增值。除了新增住宅單位外,局方還可以考慮擴大公營房屋私有化的規模,減輕物業漲價對潛在買家的壓力。具體方案有不同選擇,現時比較多人討論把補地價鎖定為入住時的水平,以及容許住戶把未補地價的單位出租。
整合治理機制創造宜居環境
有些港人為了靠近工作地點、照顧親人、改善居住空間、回鄉養老,或種種個人原因而搬往廣東省和澳門居住。粵港澳擁有獨立的公共服務系統,離開原居地就等於失去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等福利。部分新移民不適應香港生活,所以為單程證人士設計的返回機制已於去年試行。日前,深圳又宣布容許港澳學生入讀深圳學校,協助單非、雙非及其他跨境學童回流。由此觀之,三地政府有需要整合一套互通的社會治理制度,創造宜居環境,讓願意離港居住的市民有多一個選擇。
一般而言,公共服務機構較難遷移到其他城市運作,不過部分公共服務採取「錢隨人走」的模式,率先打破地域限制。粵港澳政府可以設立登記制度,方便市民在非原居地享用公共福利,使用互相認可的服務機構。社會福利署的「養老計劃」和「廣東計劃」,已經接受搬遷至內地居住的長者領取綜援及高齡津貼。未來更可以推行先導計劃,選定一些診所和學校向有關部門註冊,歡迎港人使用醫療券和學券。
政府與民間需要雙管齊下,深化合作,在社會經濟問題發酵成政治問題前及早處理。目前,粵港及粵澳合作各有聯席會議制度,港澳合作也設有高層會議制度,不過以上機制甚少觸及粵港澳地區的共同議題,基本上都是獨立運作,粵港和港澳會議便是分別由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主持。長遠要鞏固三地政府的合作模式,應考慮建立統一的區域治理協調機制,讓粵港澳政府高層定期會面,統籌整項發展規劃,解決合作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難題。
政府提出的合作項目涉及公帑,尤其敏感,讓公民社會在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等範疇積極參與,會比政府主導承受較少政治壓力。去年政府推出「一帶一路」獎學金,爭議不斷,一直未獲立法會撥款。其實有些商會、半官方機構和民間團體也會資助類似的學生交流、暑期實習和獎勵計劃,反對聲音少之又少。借助公民社會的力量,可以更順利地聯繫鄰近城市,促進友好往來。
區域融合是機遇也是挑戰,資金和人流滙聚需要城市擴容和制度整合去承載。全球經濟格局趨向區域化,灣區城市群競爭成為地緣經貿中心。環球局勢風高浪急,我們要糾纏於政治爭拗中蹉砣歲月,還是要尋求最大公約數,共同創造社會經濟價值?香港若要在國際舞台上保存核心優勢,不能故步自封,倒要向濤頭立,克服內部阻力,構築粵港澳大灣區,搶佔區域發展的戰略位置。
潘學智為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
宋恩榮為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