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一周年 溫和政治興起 明報 2018年7月16日


後佔領時代遺留嚴重分歧的政局,政治光譜拉闊,兩極分化加劇。修補社會撕裂是多數市民的共同期望,也是林鄭月娥勝選宣言中的首要工作。新政府施政一周年,能否為社會矛盾降溫?政壇吹起和風,民意厭倦激進,主張溫和政治的「第三條路」有沒有為重建和諧創造條件?
去激進化與溫和政治
雖然林鄭任內發生「一地兩檢」立法、取消立法會選舉參選人資格、社運案件判刑等政治爭議,但是林鄭的管治有不少新猷:政府重新開放「公民廣場」、特首每月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諮詢架構邀請青年成為委員、官方記者會准許純網媒採訪,皆展示願意溝通的決心。林鄭伸出橄欖枝,非建制派也有所回應,結束「不合作運動」、通過首份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更邀請特首出席籌款晚宴等活動。
行政立法僵局緩和,重塑願意對話與妥協的風氣,激進聲音亦逐漸失去支持。「民主思路」自2017年中起,每半年進行有關「一國兩制」概况的民調,至今共3輪調查,涵蓋林鄭的首年任期。附圖為3輪調查各種政治傾向佔成年人口的比例,中間派(包括傾向為「中間派」及無政治傾向的受訪者)一直為最大組別,比例由2017年中的58.4%持續上升至2018年中的61.9%,增加人數達21.2萬,促進溫和政治形成。同期非建制派的比例由28.3%持續下降至25.2%,流失人數達18.8萬,反映政情萌生去激進化,而且原來非建制派的支持者有轉投中間派的初步趨勢。


香港的政治傾向分佈,需要小心解讀。非建制派候選人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獲得54%選票,然而在3輪民調結果中,傾向非建制派的市民一直少於30%。此差距相信是因為不少香港成年人並未登記為選民,或者已登記卻沒有投票。由於非建制派向來更積極發聲,不熱中投票的市民更有可能屬於中間派。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香港有大約480萬名合資格選民,其中已登記選民只有約380萬,當中只有220萬人投票。非建制派候選人在該次選舉取得119萬票,數量不足全港合資格選民的25%,更少於600萬成年人口(不計算外傭)的20%。此數字與民調得來的政治傾向分佈相當接近。
林鄭施政後民情好轉
不過,3輪調查只涵蓋一年時間,單憑短期數據未能斷定以上觀察為確定結果。特首民望多少反映社會氣氛的改變,為追溯及比較往年發展,我們利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每月進行的有關特首民望的調查,以觀察特首民望變化。該調查顯示梁振英最後一年的民望一直低迷,處於約39分至43分之間(100分為滿分);最後一個月更下滑至38.8分的低點,與林鄭上任後維持在約53分至58分水平相比,有大幅差距。而且,在梁振英最後半年任期期間,約有10%市民給予0分的極端負評,相關數字在林鄭上任後銳減至最近的3.7%,社會投射在特首身上的不滿似乎逐漸平息。
除了特首的整體民望明顯上升,民情轉變亦體現在市民對特首各方面表現的評價。中大亞太所今年6月下旬進行另一項電話調查,探討公眾對林鄭各方面表現的評價,發現10項施政表現中,有8項被評為合格(50分為合格),最高分4項依次為「辦事能力」、「值得信賴」、「廉潔」和「包容各方政治勢力」。結果反映民意大致同意在林鄭施政下,不同派別的政治力量能夠共處,印證政治與社會環境走向去激進化與溫和的方向。
非建制派不滿情緒升溫
雖然溫和政治逐漸形成、中間派人數有增長的趨勢,但是從「民主思路」過去一年有關「一國兩制」的民調可以觀察到3個現象,顯示非建制派似乎對現狀愈來愈不滿。原因可能是轉投中間派的非建制派是當中較溫和的一翼,留下的是反對情緒較強烈的一群。首先,非建制派對「一國兩制」下的司法獨立、高度自治、民主發展等8個範疇的評分下降,由3.46分下降至3.1分(10分為滿分),跟大眾由4.88分上升至4.9分的趨勢相反。其次,他們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也下降,由5.16分下降至4.5分,同樣跟大眾由6.63分上升至6.78分的趨勢相反。再者,他們計劃移民海外的比例比一般市民更高:非建制派計劃移民的比例一年間由19%大幅上升至25.2%,一般市民則由13.5%下降至13%。
社會撕裂嚴峻的政局下,要如女媧補天絕非易事。一年以來,民情在林鄭施政下轉趨溫和,「第三條路」的立場逐漸為公眾理解,從前未獲足夠重視的中間派日益增長。雖然整體政治氣候呈現去激進化,不過非建制派不滿情緒卻上升。雖然他們只屬少數,且人數在減少,不過他們熱中於發聲,並在選舉中積極投票,對民意有較大影響力。香港政治鴻溝正在加深,長遠將會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是政府亟需解決的政治問題。

作者宋恩榮是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中文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學智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