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計劃|港府應牽頭調動資源促社會復和 香港01 2021-08-20

早在反修例衝突最為激烈的2019年10月,特首林鄭月娥便公開表示,對於很多年輕人被捕感到心痛,願意在不違反法治精神的情況下為未成年人士提供額外支援;可是,兩年過去,特區政府政府似乎仍然「得個講字」。由經濟學者宋恩榮夫婦牽頭成立的跨專業志願組織「蛻變計劃」已在一年內幫助60個被捕青年重獲新生,但單憑一間機構實在無法為所有被捕年輕人輔導心理健康、提供法律援助、重新規劃生涯。這些年輕人縱使有錯,但當局萬萬不能袖手旁觀、輕言放棄,否則只會令寶貴的社會資產折損磨滅變成負資產。

「蛻變計劃」成立一年以來已為60名被捕青年提供支援。(歐嘉樂攝)

政府應與時俱進調整服務


特區政府提供的釋囚更生服務,主要由社會福利署和懲教署合辦的「監管釋囚計劃」負責。該計劃1996年成立,主要為成年釋囚提供善後服務,例如透過監管和輔導,協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成為奉公守法的市民。社會福利署會到懲教所作釋前探訪,以評估囚犯需要,並協助他們釐定更生計劃,為重返社會做好準備;此外,社會福利署還會與受監管者及其家人於其居所或工作地點定期會面,提供監督和輔導,協助他們重過新生。「監管釋囚計劃」網站顯示,監管釋囚委員會中不乏具備精神科、心理學及刑法相關經驗和專業知識的人士。

問題是,香港剛剛經歷一場折騰逾年的社會衝突,有過萬名示威者因而被捕,當中有超過4000名學生,其中有1700多人尚未成年,而上述那個成立了25年的「監管釋囚計劃」,是否足以處理這些犯罪背景與普通囚犯截然不同的年輕人?對此,「蛻變計劃」副總監、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副所長宋恩榮表示,「監管釋囚計劃」的初心值得肯定,但過往年輕人教育水平較低,通常基於吸毒、打架而被判入獄,而不少反修例被捕青年的教育水平較高、家庭背景良好,更加不是慣犯,所以擔心有關計劃未有與時並進。他又提到,例如懲教署為年輕在囚人士提供的正規教育課程,就未必適合已具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反修例青年。

因反修例衝突被捕的年輕人,並不是慣犯,通常也有較高教育水平。(資料圖片)

在這方面,新加坡明顯更勝一籌。新加坡的監獄會為有較高重犯風險的在囚人士提供平板電腦,預先加載電子書籍、新聞、電子郵件及學習應用程式,讓他們隨時在監獄內閱讀電子學習資料。相比之下,香港所有在囚人士均不可使用互聯網進行上網活動,而藏書數量較少的監獄圖書館,則難以滿足在囚學生的學習需求。

「蛻變計劃」創會主席宋陳寶蓮指出,對於案情較嚴重、服刑時間偏長的個案,理應支持他們在獄中上網課,或接入部分大學資源,讓他們在服刑期間兼顧課程,不至於荒廢學業、浪費大好青春。她提到,「蛻變計劃」有位受助人在大學三年級下學期完成服刑後,將於今年9月重返校園繼續學習,她希望其他學校都能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寬鬆處理,共同幫助已經付出法律代價的年輕人重燃人生希望。

「蛻變計劃」核心成員麥曉暉發現不少商界人士認同幫助青年更生的理念,但仍等待政府牽頭。(歐嘉樂攝)

前路光明才能令社會放下仇恨


社會企業家、首屆「奧巴馬基金會」學者麥曉暉在「蛻變計劃」創立之初便關注這群有心人,至近期成為核心團隊之一,希望發揮整合社會資源、系統支援被捕青年的角色,幫助已完成服刑的年輕人重新融入社會。他表示,關鍵任務便是促進社會其他持分者和被捕青年有直接交心的溝通,「還有一些社會人士,見過這些青年之後,曾經的觀點和心態有些變化。」

但是,多數青年還處在較早期的法律處理階段,麥曉暉目前只能聯絡商界人士及其他社會持分者,為被捕青年重新融入社會而搭建關係網絡。麥曉暉從中發現,不少人明明都很認同「蛻變計劃」的理念和原則,也希望幫助青年更生、促進社會復和,只是之前不知應該如何參與:「包括商界在內的社會持分者,會覺得若政府能先行出第一步,會相對較少顧慮。」

宋恩榮強調社會各界都應攜手向前看為被捕年輕人謀出路。(歐嘉樂攝)

可見,缺乏政府的帶頭及動員,在如此敏感的議題上,社會各界難以打破反修例風波造成的撕裂和隔閡,重修於好。宋陳寶蓮認為,政府應該重視分配資源給做釋囚服務的NGO,參考「蛻變計劃」或其他服務模式,帶頭反思、以身作則、釋出善意和同理心,否則心結難以解開,因為「商界企業同樣會有擔憂,會不會被人詬病成聘請黑暴,承擔政治風險。這批青年面臨的情況和普通更生人士大不相同,如何幫助他們,需要去探索。」

反修例風波已成為過去,而相關案件如何盡快處理、政府如何盡力彌補撕裂、年輕人如何重投社會,都是未來要解決的問題。正如宋恩榮早前在電台節目中所說,香港有不少深層次矛盾,單靠「蛻變計劃」提供輔導服務並不足夠,亟待政府牽頭處理;而年輕人參與社會運動背後亦有很多複雜成因,社會精英人士及當局不可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