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迅速宣布多項走向孤立的政策:包括退出「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TPP)、興建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的圍牆、禁止中東七國公民入境、威脅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及威脅提高墨西哥產品的關稅。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亦曾經威脅對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的關稅。此後特朗普沒有再提到這方面的具體政策,中國卻不能掉以輕心。
美宣布多項孤立政策
在特朗普就職前三天,習近平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了重要演說,力撐全球化是世界繁榮的泉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以「川普時代,習近平扛起『經濟全球化』大旗」為題報道此演說,指出在美國走向孤立,全球治理出現真空之際,習近平努力將中國描述為一個負責任的、致力於推進國際一體化進程的全球公民。
中國的國際貿易早已超越美國居於全球首位,中國的GDP亦坐亞望冠。在外交政策方面,中國已經從鄧小平時代韜光養晦的政策,積極走向全球,包括推行「一帶一路」的倡議及建立亞投行等等。美國走向孤立,中國填補其真空,似乎自然不過。
可是現時中國的國力,無論是軍事、外交、科技和軟實力,遠遠未達到領導世界的水平,況且中國國內孤立主義的傾向亦十分嚴重。傳統上中國以天朝大國自居,積極開放融入世界並非必然。就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數十年間,內地也不斷出現反對改革開放的力量,包括既得利益及種種保守勢力。今天中國的金融改革仍然舉步維艱,一方面是因為金融改革的風險巨大,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金融高度壟斷,既得利益將會因金融改革蒙受巨大損失。「開放倒逼改革」,一向是中國能否成功改革的關鍵。中國能否繼續開放,卻是未知之數。
騰出空間 中國填補
歐美走向孤立,對中國的進一步開放,有積極與消極的兩種影響。歐美走向孤立,騰出空間讓中國填補,這是誘使中國繼續開放的積極因素。可是全球化停滯,卻減輕中國繼續開放的壓力(既然英美都不開放,為何中國要繼續開放?) 。
全球的政經治理走到十字路口,前途禍福難料。歷史並非命定,有必然與偶然的因素,也有不少機會。香港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相信也有其歷史機遇。從樂觀的估計出發,如果中國能夠逐步填補歐美走向孤立的真空,中國將需要利用香港作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及發揮軟實力的國際平台,香港的地位將不可或缺。從悲觀的估計出發,如果全球政治經濟治理崩潰,爆發中美貿易戰,甚至重演冷戰時代的場景,香港亦有其獨特作用。香港人經歷了二次大戰、韓戰禁運和冷戰種種災難,都能憑藉其巨大的適應能力絕處逢生。無論順境逆境,港人都需要努力把握歷史的機遇。
宋恩榮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民主思路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