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負刑責省自身 暴青蛻變盼重生 文匯報 2022-05-22

 紀律部隊與學者合作 助犯案年輕人重投社會

2019年的修例風波,令一些被別有用心者煽動犯法的青年前途盡毀,但社會並無放棄他們。經濟學者宋恩榮與妻子宋陳寶蓮2020年成立「蛻變計劃」,與香港警務處和懲教署合作,為被捕年輕人提供心理支援等服務,協助他們重投社會。有大學尖子經輔導後專心學業,以優異成績畢業。雖然因為有案件在身被迫放棄繼續進修的獎學金及年薪百萬的高薪厚職,但他仍能找到一份薪酬優厚的工作。有犯事時年僅16歲的少年原已荒廢學業,但被判入勞教中心後重拾書本,服刑完畢後更參與今年的文憑試,期望放榜後繼續升學。宋恩榮夫婦指出,這些年輕人也有反思自己的行為,願意承擔法律責任,希望社會能給予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作出貢獻。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個案一 尖子盼入獄前為家人多儲錢

阿Sam(化名)在大學就讀三年級時參與黑暴活動,結果被捕,被起訴暴動罪。他一度因擔憂前程未能專心學業,幸有其他接受「蛻變計劃」輔導的年輕人轉介他參加計劃,經輔導後情緒亦穩定下來,繼續學業,最後以優異成績畢業。

來自基層家庭的他本來獲得兩項獎學金繼續在大學進修,惟由於案件排期至2024年才審訊,預期審訊後會判刑,更可能要面對數載的刑期,故阿Sam放棄了繼續升學的機會,亦放棄了由英國的企業提供的百萬年薪職位。

不過,阿Sam在香港亦獲得一份年薪60萬元的高薪工作,努力工作下,至今已任職一年。他明白自己最後也難逃法律責任,而最難受的是面對漫長的候審過程,但無論法庭判處多少年刑期,他也願意承擔法律後果,只希望在入獄前賺取工資,為家人儲備多一些金錢。

個案二 少年重拾書本決心升學

2019年參與暴動時年僅16的阿武(化名),是由其他涉案年輕人轉介參與計劃接受情緒輔導及法律支援。由於他年輕兼有悔意,最後被法庭判處進入着重更生的勞教中心,無須在成人監獄服刑。

阿武一向學業成績欠佳,原本已放棄學業,但在勞教中心的懲教人員與他坦承交流,並循循善誘,鼓勵他重拾書本,最終阿武亦在各方支持下決心繼續學業。

他在勞教中心內有較多時間讀書,原本中四程度的他更跳班修讀中六課程。現已獲釋的他仍然受懲教署的監管,他以自修生身份參加今年的中學文憑考試,目前正等候放榜結果,希望能夠獲得滿意成績,繼續升學,日後學業有成再貢獻社會。

個案三 女兒怕母擔憂不敢坦白

大學畢業已3年的阿May(化名)因參與黑暴而被起訴,但她一直不敢告訴母親自己被捕的事實,怕母親擔憂。獲社工轉介參與「蛻變計劃」,團隊為她分析情況:倘她被判囚時母親才得悉事件,只會更難接受事實,鼓勵她要向家人坦白,最終她向母親坦白交代了自己的情況。

阿May來自單親家庭,母親任清潔工,胞弟仍然在學,故她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惟她被捕前未有考慮到入獄後家庭經濟問題,而她每月支付家用及其他使費後,根本已沒有多少儲蓄,判囚前雖希望盡力儲錢留給母親,但也不多。

「蛻變計劃」與阿May的母親商討,介紹她申領低收入綜援及提供經濟支援,但其母表示疫情下清潔工作的收入增加,不想領取綜援,只希望有精神支援。

阿May最終被判囚33個月,現正服刑,該計劃亦會繼續跟進其家庭的需要。

宋恩榮及宋陳寶蓮表示,不少年輕人犯事被捕後在不同階段也有反思自己的行為,事後也有悔意,明白需要遵守法律,而他們也希望服刑後可以重投社會作出貢獻,希望社會給予他們一個機會。